动力变质作用是分布在断裂带,在构造作用下导致的变质作用。属于局部变质作用,局限分布在一个具体的地质构造。
简介又称“碎裂变质作用”或“错动变质作用”。其变质因素以机械能及其转变的热能为主,常沿断裂带呈条带分布,形成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等,而这些岩石又是判断断裂带的重要标志1。
特点动力变质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偏应力,主要变质机制为变形(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及动态重结晶。可与不同的区域变质伴生,具有高至低P/T比,但通常P/T比较高。2
动力变质作用指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在地壳浅层中发生的定向挤压作用温度较低,岩石表现为脆性变形,主要产生机械破碎,形成碎裂岩(包括断层角砾岩、碎粒岩、碎粉岩等)。在地壳的较深层中发生的定向挤压作用,湿度较高,岩石可发生塑性变形和重结晶作用,产生糜棱岩,超糜棱岩和构造片岩。动力变质作用一般分布在区域里大断裂带中,宽度从几厘米至几公里。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郝庆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