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海水入侵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滨海地区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海水与淡水之间的水动力平衡被破坏,导致咸淡水界面向陆地方向移动的现象”海水入侵定义最核心的东西是“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动力平衡的破坏”。

特点海水入侵的特点主要有:

(1)从最初的点状入侵开始,逐渐扩大相连成片,最终波及整个海岸带,发展为面状入侵;

(2)入侵方式受地质条件制约,有:发育于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区和裂隙发育均匀密集区的“面状”入侵,沿古河道深入的“指状”入侵,沿发育稀疏的构造裂隙或断裂带发育的“脉状”入侵和沿岩溶系统发育的“树枝状”入侵等多种形式;

(3)海水入侵区和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低于海平面的负值区在分布上相互关联.负值区的发展为海水入侵提供了条件,海水入侵顺着负值区发育,但滞后于负值区的发展;

(4)海水入侵的具体分布和强抽水中心有关,一般在距强抽水中心不远的向大陆一侧形成咸、淡水界面,海水入侵即到此为止;

(5)咸、淡水间有宽达1.5一6.0km的过渡带;

(6)入侵速度受地下水开采量、开采方式、降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分布中国海水入侵主要出现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广西9个省份的沿海地区1。最严重的是山东、辽宁两省,入侵总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公里。

成因分析海水入侵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含水层渗透性、含水层补给条件、含水层在海底方向上的延伸状况、大气降水等。这些因素对海水入侵的方式、途径、地点和速度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形成海水入侵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水动力条件,二是水文地质条件。当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了,就必然发生海水入侵。

水动力条件受重力作用,水总是由较高水位向较低水位流动。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淡水位高于海水水位,地下淡水向海水方向流动,不会发生海水入侵现象。在开采地下淡水的条件下,尤其当开采量超过允许开采量时,地下淡水位就会持续下降,改变了原来的地下淡水与海水的平衡状态,从而具备了海水向淡水流动的动力条件,导致海水入侵发生2。

水文地质条件形成海水入侵,必须具备联系海水与地下淡水的“通道”。该“通道”是指具备一定透水性能的第四系松散层、基岩断裂破碎带或岩溶溶隙、溶洞等。这些“通道”都受水文地质条件控制。许多研究确定的海水入侵区,都具备了这个条件。在泥质海岸带,透水性很差的泥质地层,阻塞了海水与地下淡水之间的联系“通道”,不具备海水入侵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就不可能发生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根据海水入侵的成因分析,国内外已经发生海水入侵问题的地区主要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但经济要发展,而一时又难以做到不进行地下淡水的开采。作者认为,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有:控制和调整地下水开采、增加地下水补给、节约用水、分质供水、调引客水和海水淡化等,现分述如下:

控制和调整地下水开采海水入侵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所以要防止其入侵就必须将开采量限制在允许开采量范围之内。控制开采量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整开采时间和间隔,丰水年份(季节)多开采地下水,枯水年份(季节)少开采地下水,给地下水恢复的机会;调整开采井布局和水井密度,现实生活中地下水水源地往往是集中开采,很容易形成局部降落漏斗,给海水入侵创造条件。比较好的做法是实行分散开采,且要避开海水入侵通道;调整开采含水层层位,对于多层承压含水层分布区,有计划地开采不同层位,控制每个开采含水层的淡水端静水压力不低于海水端静水压力。

增加地下水补给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是有限的,要想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必须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在增加滨海地区地下水补给量方面,国内外总结了许多经验:"拦蓄降水和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如修建橡胶坝、渗井、渗渠回灌工程。沿海地区河流通常独流入海,源短流急,雨后河水暴涨暴落,所以拦蓄工程起到补源与兴利的双重效果。适当拦蓄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淡水入海通量,在滨海构筑地下阻咸帷幕(实体帷幕或水力帷幕)营建地下水库,既起到拦截地下水径流的作用,又起到阻止海水入侵的作用。山东省龙口市在八里沙河和黄水河修建了实体帷幕,已经发挥其作用;在近海地带采用适当处理后的污水、废水回灌地下水,构筑水力帷幕,既利用了污水、废水,又阻止了海水入侵。这方面美国已在纽约州长岛、加利福尼亚州、南加州奥良市和洛杉矶市等地区取得成功经验。

节约用水和分质供水一个地区,当地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但往往对水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尤其沿海地区普遍存在资源型缺水,节约用水是一项长期任务。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定额,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种部分耐旱作物,在节约用水上都有较大潜力可挖。地下水一般水质好,要优先用于生活饮用水和部分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尽量使用地表水和经过处理的污水废水,冷却、冲渣、冲刷等方面尽量多利用海水和咸水。分质供水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地下水的供需矛盾3。

调引客水跨地区或跨流域调水,应在当地确实无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情况下考虑,但在前期一定要做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分析论证。

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运行成本过高,可以展望将来经济实力增强后实施,这是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可行措施。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