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幔,厚度为660~ 2890千米。目前认为下地幔的成分比较均一。但因处于极端高温和高压环境,地幔岩石呈现为塑性状态。1
简介曾称硫氧化物圈(sulpho oxidized sphere)。地幔的一部分,即D层(670~2885千米),物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此外还有金属氧化物与硫化物,特别是铁、镍显著增加,主要为镁方铁矿,具石盐结构,硅酸盐,具钙钛矿结构,它们是下地幔的主要矿物相。平均密度5.7克/厘米3,压力约135 吉帕,温度约1850~4400℃,物质状态属固态。化学作用向深处逐渐减弱,以致很难进行,放射性物质含量很低。1
结构地球下地幔位于660~ 2 890 km 深度, 厚度达2230 km。过去一般认为下地幔的物质横向变化较小,是一个相当均匀的物质层。
新一代的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出下地幔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均匀,它的下部特别是靠近核幔边界的底层,是一个极其不均匀的物质层,其横向变化及各向异性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地球表层的岩石圈。
在下地幔中部(1 350 km ) 显示了高速异常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一带,以及北美洲的中、东部至中美洲加勒比海一带。它们与古生代以来海洋岩石圈板块向下地幔俯冲的的位置十分一致。Caro lina 等根据热点的历史轨迹(海底火山链及海山分布走向),可以追溯120M a 以来的板块俯冲史。岩石圈主要沿环太平洋及特提斯带俯冲到下地幔的底部,因而可以计算出它们在不同时期到达不同深度的位置。
在下地幔2750 km 深处太平洋西缘至东亚有大片高速异常分布。这一成片的高速异常,推测是古海洋板片在过去1~ 2 亿年俯冲到下地幔, 在核幔边界积聚成毯状的岩石圈残留物。在这一深度北美洲及中美洲也分布有片状高速异常区,但其规模较小,推测也是古海洋板片俯冲到下地幔底部形成的残留岩石圈。
在太平洋中南部的社会群岛还发现一个从地表一直通到下地幔2 500 km 深处的低速异常。1
下地幔底层D″位于核幔边界之上的下地幔D″层,是20 世纪70 年代提出并于80 年代得到证实,由于D″层在地球动力学上有重大意义,因而一直是地震学研究的热点。不过, 由于它的复杂性且捉摸不定,不同研究者得到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使我们至今仍难窥其全貌。
首先是其厚度不确定,可以在100~ 450 km 之间变化,平均厚度约250~ 265 km,利用D″中的散射波, 可以发现该层中S 波速度变化可达±5%, 而P 波速度变化为±2. 5%。此外,D″层的顶部速度随深度增大, 而在其下部速度随深度减小。D″层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也是变化莫测的,在沿CMB 追踪时,它时隐时现, 它可能在十分短的距离(10~ 100km ) 中断, 也可能连续长距离出现(1 000 km )。在阿拉斯加及加勒比地区能得到很好的D″层的观测结果,那里是中生代岩石圈板块的俯冲带。1
探测方法探测地幔的最有力的工具是监测来自世界各地的地震波。地震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地震波:P波(纵波)和S波(横波)。这两种波都是穿越地球内部的体波,它们分别对应于地震波通过岩石时产生的物理特性,纵波与声波相似,就是传播方向与波动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速度比横波快。横波与抖动的绳子产生的波形相似,即横波通过时岩石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像光波一样,当穿越不同密度的岩石边界时,地震波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利用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对地球内部成像。
2007年3月,科学家利用近地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成像技术,绘制出了地球深部核幔边界构造的高解析度三维图像。这次绘图使用了世界各地1000多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数千次地震的数据。这些数据使科学家能够分辨有关核幔边界构造的细节,这些构造反映出复杂的下地幔结构,这是先前从未见过的,也是第一次估计出核幔边界附近的温度大约为3700℃。
2015年12月2日,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
固体地球结构表
|| ||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