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药物依从性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用药与医嘱的一致性,而从药物治疗的角度,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众多,涉及患者、医务人员、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提高药物依从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用药与医嘱的一致性,而从药物治疗的角度,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药物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等)和完全不依从(完全不服药)3 类。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统称为不(非)依从(noncompliance),两者都是药物依从性差的表现。

任何药物应用到患者身上时,均有一定的剂量、恰当的用药时间和次数、正确的给药途径、空腹或餐后服用和规定的疗程等一系列的要求。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患者在这一过程中任一方面上偏离了治疗方案的用药要求,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会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尤其是擅自增加药物剂量或用药次数时),药效减弱或丧失(当不足剂量用药或减少用药次数时),从而使患者的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严重的药源性疾病。

1.1 药物因素1.1.1 药物治疗方案的复杂程度药物治疗方案的复杂程度是影响药物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用药方案越复杂,患者对方案的理解就越差,药物依从性也越差。用药方案的复杂程度表现在用药的品种数、用药的次数、给药途径的复杂性、剂量和疗程的长短等方面。一般来说,联合用药的品种数越多,患者的依从性越差,因为患者容易混淆各类药物不同的服用时间、剂量、次数等。用药次数越多,疗程越长,用药依从性越差。

1.1.2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不良反应越大的药物,药物依从性越差,有些患者的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大,而不得不停止用药。另一方面,联合用药的品种越多,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发生配伍禁忌的机会就越大,药品的不良反应就越多。

1.1.3 药物的剂型一般来说,内服剂型的依从性高于外用剂型。而内服剂型中,片剂的依从性最高,其次为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丸剂。在外用制剂中,软膏剂(包括乳膏)的用药依从性较好。

1.1.4 给药方式的不同门诊患者和出院患者的药品主要采用多剂量包装,在包装盒上贴标签注明药品的用法、用量,而住院患者采用的单剂量给药方式,患者对用法用量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药物依从性。

1.1.5 药物的形状及理化性质药片太小,老年人因视力和手指的灵活性减退而用药困难;药物太大,患者难以下咽;制剂带有不良气味及颜色,导致儿童拒绝服药。

1.2 患者本身的因素1.2.1 年龄患者药物依从性在不同的种族、国家之间的差异性相对比较小,但是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差异比较大。通常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依从性差,而中青年依从性较好。药物依从性差是老年患者中一个常见现象,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听力、视力明显衰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不足,依赖性增强,而且,老年人服用的药品一般种类较多,药物治疗方案复杂。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老年患者漏服、错服、多服和重复服药,轻者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重者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中毒。中年和青少年患者多由于工作和学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原因造成用药的不依从性, 特别是一些特殊职业者,如常出差的人员(业务员)、野外工作人员(如地质勘探人员)、驾驶员和中学生等,由于生活环境经常改变、学习或工作压力大、公务繁忙,非常容易忘记按时服药。儿童的药物依从性取决于家长。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粗心,容易忘记按时给小孩服药;一些小孩因为不喜欢药物的苦味而拒绝服药或背着家长把药品吐掉,或者因为喜欢药品的味道(特别是甜味)而愿意多服药物。

1.2.2 心理因素患者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用药的依从性,疾病的种类、病情、就医环境、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药物、家庭、社会因素和他人的经验等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患者的心理分为以下几种,(1)患者的焦虑心理:由于疾病对患者造成精神压力,特别是慢性病,大部分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状态。当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时,通常难以记住药物治疗方案,造成药物依从性降低。(2)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表现在,不信任医师的治疗方案,不相信药师发给的和护士注射的是正确的药物。(3)患者的期望过高:由于患者遭受疾病折磨,感觉非常痛苦,对药物的治疗的期望就非常高,要求药物治疗效果快速,希望在短时间内治愈疾病。为此,某些患者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增加服用次数,或者增加治疗药物的品种,结果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甚至造成药害事件。(4)盲目追求新药、贵药的心理: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观点的影响,某些患者(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认为只有新药、贵药才是好药,盲目追求新药、贵药,擅自停用治疗方案中的廉价药物。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误解:受到周围环境中不正确信息的影响,误解甚至夸大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辨别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利弊关系;有些患者自行阅读药物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的信息后,由于医学知识面不够系统,对有些问题只是一知半解,认为自己服药后就一定会产生这些不良反应, 从而拒绝服药;有的患者则擅自降低剂量,认为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1.2.3 疾病因素患者罹患的疾病不同,治疗紧迫感也不太一样。一些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差,特别是一些本身无明显症状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症状已经改善的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患者缺少症状的提醒而漏服药物;而一些精神性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如果无监护人的协助,患者往往会完全不依从用药;相对而言,感冒、过敏性疾病等急性病症,由于有症状的提醒,同时往往有“药到病除”的明显感受,而且疗程非常短,所以患者依从性较高。

1.2.4 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可以影响其对医师药物治疗方案、药师用药交待和药品标签的理解。不理解或不清楚用药的名称、用药途径、用药的时间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可影响药物依从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 容易受到非法行医机构和保健品供应商的蛊惑,听从不规范药品广告宣传的误导,相信所谓的民间偏方、秘方,乱投医乱用药,不遵医嘱,不信任医师的药物治疗方案,从而影响用药的依从性。

1.3 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缺少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未能让患者清楚用药方案。特别是药师,长期以来都把主要的工作目标定位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药品,不注重提供药物相关信息,缺乏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药师常忽视用药交待,从而影响了患者药物依从性。

提高药物依从性的对策疾病的治疗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及配合,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需要医师、药师、护士和患者的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

2.1 尽量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复杂的药物治疗方案是造成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药物治疗方案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而且医师应尽量设法优化治疗方案, 做到尽可能少的药物、起效迅速、尽可能少的药物不良反应、合适的剂型、剂量方案简单以及尽量缩短疗程。减少用药次数。一般药品的用药次数较为频繁,多为1 日3 次或4 次,易造成患者的不依从性。因此,可以采用一些长效制剂或缓释制剂, 如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只需每日服用1 次,可以有效提高药物依从性。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的药物剂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的药物剂型,如内服剂型,因为患者对这类剂型的药物依从性较高;避免使用不方便使用的药物剂型,如注射剂。

2.2规范调剂服务

调剂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良的调剂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药师的信任感,从而改善用药的依从性,强化调剂环节的质量。为保障患者合理和正确的用药,药师在调剂过程中,对每一张处方都要严格审查,做到“四查十对”,确保审核、调配和发药无误。提高业务素质,熟悉业务,调配、核对和发药动作熟练、连贯,过硬的业务素质容易赢得患者的信任;发药时注意详细交待服药方法,对于特殊药品应该交待注意事项,如特殊储存条件的药物,滴眼剂、喷雾剂的使用方法,妊娠期妇女和儿童用药等,使患者对药师产生信任感,提高药物依从性。

2.3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医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用药指导不单单是药师的工作,也是医师和护士工作之一。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是指导用药的前提,在此过程中务必注意采取科学的方法,包括个人形象、语言表达、动作神态等。有效的沟通有利于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

2.4 持续的督导和用药提醒

针对容易健忘和理解力差的患者如何提高药物依从性的策略方面,坚持持续的督导和及时的用药提醒是有效的手段。坚持持续督导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依从性,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有助于依从的措施一旦撤除,患者的依从性就很快降至未干预前的水平。及时的用药提醒也是方便和有效的方法。许多文章报道应用提醒物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醒物包括电子钟、用药日记以及定时发放药物者。在当今通讯技术发达的时代,随着手机的普及,用药短信的提醒方式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手机用药指导系统,以短信的方式,及时提醒患者按时、准确地服药。

总结综上所述,患者药物依从性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众多,涉及患者、医务人员、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提高药物依从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