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老年人脑心综合征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老年人心脑综合征因急性脑病主要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颅脑外伤累及下丘脑、脑干,自主神经中枢所引起类似的AMI、心内膜下出血、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统称,当脑病渐趋平稳或好转时则心脏病症状及心电图(ECG)异常随之好转或消失。

病因主要是急性脑病如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各型脑外伤等病所引起。

临床表现本综合征需要和脑、心两脏器同时存在疾病相鉴别,结合文献报道的临床研究以及长期临床观察该综合征有以下特点:

1.中枢性心律失常

必须在脑卒中时发生。而心瓣膜和心肌无器质性病史,且在CVD发生前亦无心律失常。此外尚需和CVD急性期继发的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脏病及ECG异常相区别。后者在上述各点得到纠正后心脏疾病可恢复正常。

2.心律失常的种类

经ECG监护及HolterECG检查特别在SAH后48小时HtolterECG观察发生心律失常者占91%,其中危及生命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颤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Q-T间期延长综合征极为重要,正常时为0.4~0.43s;国外文献报道在致命性扭转型室速(Tdp)时Q-T的延长是发生Tdp最大的危险因素,故ECG监测对早期发现至关重要。需要除外低钾、钙、镁而继发者,但常为诱因,纠正后即可消失。

3.ECG异常的出现与持续时间

ECG异常出现的时间为发病后12小时到2天者占80%~90%,以后为急性期的波形异常,波形异常持续1~2周,长者可达4周。而心律失常则多半在2~7天内消失。急性期后仍有心律失常者则多数考虑为心源性引起。

检查1.实验室检查

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异常。

2.其他辅助检查

(1)ECG波形异常有显着U波在急性CVD是特征性改变;早期出现其发生率占30%,U波的出现或消失和低钾血症无关,且在AMI中U波不突出。

(2)Q-T间期延长和U波一起在SAH中阳性率高达50%~60%,显着的Q-T延长可导致致命性的扭转型室速(TdP),在AMI中不像CVD继发者明显。

(3)T波倒置在重度SAH中多见,在胸导联可见10mm以上的巨大倒置T波,它和心内膜下梗死者难以区别,但前者导致的T波上升支坡度缓慢不对称。

**(4)P波增高(Ⅱ>2mm)**高尖P波并随T波增高而增高,与丘脑下部脑干出血或梗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中枢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有关,在SAH中占30%~70%。

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特点,心电图特征即可诊断。

并发症可并发电解质紊乱、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室颤等。

治疗1.病因治疗

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活动的异常和心电图改变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2.保护心脏功能

对有心肌损害或心功能不全者,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心肌有缺血性损害时,其治疗与脑梗死相似,可给予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溶栓剂等。

3.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脑-心综合征的心律失常无效。近年来有报道,用钾盐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药获得良好疗效。

预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异常的Q波是预后不良因素,室颤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预防1.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保护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