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2-硝基甲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邻硝基甲苯又称2-硝基甲苯、1-甲基-2-硝基苯。黄色油状透明液体。有硝基苯的气味。微溶于水(30℃时0.061),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与乙醇和乙醚混溶。随水蒸气一起挥发。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性,使甲基易被氧化,根据氧化条件,可生成邻硝基苯甲醛或邻硝基苯甲酸。

简介化学品中文名称:2-硝基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2-nitrotoluene

中文名称2:邻硝基甲苯

英文名称2:o-nit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677

CAS No.:88-72-2

EINECS号: 201-853-3 1

分子式:C7H7NO2

分子量:137.14

有害物成分 CAS No.

2-硝基甲苯 88-72-2

物理性质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液体。

熔点(℃):-4.1

沸点(℃):222.3

相对密度(水=1):1.1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72

饱和蒸气压(kPa):0.13(50℃)

燃烧热(kJ/mol):119.6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06

引燃温度(℃):305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2.2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

稳定性:稳定。

黄色油状透明液体。有硝基苯的气味。熔点-2.9℃(α型,稳定型)、-9.5℃ (β型,非稳定型)。沸点221.7℃、118℃(2.133× 103Pa)、50.0℃(0.133×103Pa)。折射率1.5450。粘度0.0262mPa·s (15℃)。蒸气压(×103Pa):10.906(5℃)、12.639 (10℃)、14.612(20℃)、15.892(30℃)。微溶于水(30℃时0.061),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与乙醇和乙醚混溶。随水蒸气一起挥发2。

相关类别: Intermediates of Dyes and Pigments;2-MethyInitrobenzene;Organics;8000 Series Solidwaste Methods;Analytical Standards;AromaticsEnvironmental Standards;Chemical Class;Environmental Standards;ExplosivesEPA;Method 8330Alphabetic;N;NA - NIAnalytical Standards;Nitro CompoundsChromatography;Solid WasteMore...Close...;Volatiles/ Semivolatiles;芳烃;分析标准品;有机砌块;苯胺

Mol文件: 88-72-2.mol2

化学性质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

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性,使甲基易被氧化,根据氧化条件,可生成邻硝基苯甲醛或邻硝基苯甲酸;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可生成邻甲苯胺,继续硝化,生成2,4或2,6二硝基甲苯;也可氯化,生成硝基苄氯;也可生成偶氮化合物。大鼠经口LD50 801mg/kg2。

类别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891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970 毫克/公斤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爆、; 本身遇热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TWA 28 毫克/立方米; STEL 58 毫克/立方米2

安全信息危险品标志 T,N,F

危险类别码 45-46-22-51/53-62-36/37/38-23/24/25-11-36-20/21/22

安全说明 53-45-61-27-16-36/37-26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664 6.1/PG 2

WGK Germany 3

RTECS号 XT3150000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I

海关编码 29042000

毒害物质数据 88-72-2(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2

上下游产品信息下游产品

邻甲基苯胺-->4-硝基甲苯-->吲哚-->2,6-二氯甲苯-->2,4-二氯甲苯-->3-硝基甲苯-->2-氰甲基苯磺酰胺-->邻硝基苯甲醛-->3-氯-2-甲基苯胺-->二氯喹啉酸-->2,4-二硝基甲苯-->4-氯-2-硝基甲苯-->2-氯-6-硝基甲苯-->硝苯地平-->显色基艳红 B-->亚氨基芪甲酰氯-->5-甲基吩嗪硫酸甲酯-->5-氯邻甲苯胺-->双氯西林钠-->邻硝基苯甲酸-->2-硝基苄溴-->2,6-二硝基甲苯-->邻硝基苯甲醇-->卡马西平-->亚氨基二苄

上游原料

氢氧化钠-->硫酸-->甲苯-->硝酸-->4-硝基甲苯2

应用用于各种染料合成。1

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者可致死。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1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1

操作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5[皮]

前苏联MAC(mg/m3):3

TLVTN:OSHA 5ppm[皮]; ACGIH 2ppm,11m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1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B/T13194-91,水质)

对二甲按基苯甲醛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1

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危险货物编号:61058

UN编号:1664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

液态: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固态:螺纹口玻璃瓶和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和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法规信息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其它法规:邻、对硝基甲苯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39-83)。

环境标准

|| ||

1

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

LD50:891mg/kg(大鼠经口)

LC50:790mg/m3(大鼠吸入)

刺激性 暂无资料3

生态学数据生态毒性

LC50:65mg/L(96h)(斑马鱼);29mg/L(48h)(高体雅罗鱼);88mg/L(48h)(青鳉);37.1mg/L(96h)(黑头呆鱼);8.8mg/L(48h)(水蚤)

IC50:3.1~28mg/L(72h)(藻类)

生物降解性 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2周后降解0.5%。

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3

分子结构数据摩尔折射率:37.62

摩尔体积(cm3/mol):117.5

等张比容(90.2K):300.4

表面张力(dyne/cm):42.6

极化率(10-24cm3):14.913

计算化学数据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5.8

重原子数量:10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3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3

性质与稳定性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3

安全术语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4

风险术语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45May cause cancer.
可能致癌。

R46May cause heritable genetic damage.
可能引起遗传性基因损害。

R51/53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62Risk of impaired fertility.
有损害生育能力的危险。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余坚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