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犯罪遗传原因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犯罪遗传原因论认为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犯罪人的心理活动,为其犯罪心理的形成、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础。

简介自古以来,“先天与后天在决定人类行为中哪个更为重要”一直是个争论不休、令人疑惑的话题,它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而不断引起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的热烈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因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行为遗传学再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作为行为遗传学重要议题之一的“犯罪遗传”也又一次成为犯罪学界和遗传学界关注的焦点1。

第一个明确把犯罪行为与遗传连结起来,以表明犯罪性(或犯罪倾向)会遗传这一命题的,当推犯罪学始祖西萨尔·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1870-1876年间,他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当时在服刑的383名意大利犯罪人进行了专门的观察,并在对他们的容貌、骨骼、体质进行了研究后,于其1876年出版的代表作《犯罪人论》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论”。龙勃罗梭认为,“天生犯罪人”是复原于原始定型,将人类已经消失的祖先特质再现于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是人类学上的变种,是返祖现象。“天生的犯罪人实质上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猿。”尽管龙勃罗梭在其晚期研究中并不过于强调遗传对犯罪的影响,转而认同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观点,但其所指出的遗传与犯罪人类型间的关系却引起了遗传学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进而发展出重视素质与犯罪间关系的犯罪人类学。就在龙勃罗梭得出其研究结论后不久,美国也出版了一本关于犯罪遗传的书——《朱克斯家族:犯罪、贫穷、疾病和遗传的关系》。朱克斯家族因有6个成员被投入同一所监狱而备受纽约立法系统关注。该书作者认为,朱克斯家族是低等血系的最好例证,因此他们注定贫穷、堕落和犯罪。犯罪人类学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某个群体中所共通的、经遗传统计学证明会遗传的生物特征,并将之恣意地界定成犯罪表征的随意行为,虽早已存在于龙勃罗梭及其学生的研究中,但问题并不太严重。可是,这种恣意性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繁荣起来的优生学所利用,并产生了可怕的结果1。

研究方法对同卵孪生子犯罪进行研究是证实遗传因素在犯罪中所起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孪生子包括异卵孪生子和同卵孪生子。前者具有各自的遗传基因,因此,其性别和血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其容貌与一般亲兄弟姐妹一样,也会有一定甚至较大的差别。而后者则具有相同的基因,其性别、血型、容貌和DNA完全相同。人类个体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由于遗传物质传递的复杂性,同卵孪生子在遗传因素的相似性上远高于异卵孪生子,二者之间在同样环境中表现型上的较大差异就反映了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只要同卵孪生子中的一个成为罪犯,那么由于遗传的原因另一个同时成为罪犯的机率就非常大,这也就是犯罪学家们所说的“孪生子论”。

较早的研究发现,同卵孪生子的犯罪历史一致率平均为60%,异卵孪生子的一致率仅为30%。而近期更为广泛的研究却表明了这种犯罪一致率的降低,如丹麦对3586对孪生子进行的调查发现,同卵孪生子的犯罪一致率为35%,异卵孪生子的一致率为13%。在挪威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发现,男性孪生子中同卵孪生子的犯罪一致率仅为26%,异卵孪生子的一致率为15%。②但由此我们仍可以认定,遗传因素在犯罪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卵孪生子的犯罪一致率之所以比异卵孪生子高,就是因为同卵孪生子具有完全一样的遗传基因。例如,我国黑龙江省双城市一对DNA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范姓同卵双胞胎兄弟,自2005年秋至2006年春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已经分离多年而事先又没有任何联系、双方互不知晓的情况下,多次离奇地同时在相距十几公里的两个不同地点实施抢劫强奸犯罪,且二人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辙,而且在其犯罪之前,他们的父亲和哥哥曾先后犯盗窃罪并被判处刑罚。

不过,美国著名遗传学家多布然斯基、邓恩等又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通过应用遗传学理论对111对同卵孪生子进行的调查研究指出,遗传仅能使某些人以一种具有较高犯罪概率的方式,对某种环境作出预先确定的倾向性反应,同卵孪生子虽然在生理结构上相同,但是某些同卵孪生子的行为类型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某些罪犯的同卵孪生兄弟显然也是奉公守法的国民2

冲动基因“冲动基因”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乔纳森·伊万斯博士在研究基因与人类自杀行为之间关系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伊万斯在对400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心理测试和遗传基因扫描后发现,只有那些行为冲动的人才有这种与众不同的基因,并且,这种基因13%的人身上都有,这些人总是表现出根本不考虑后果的冲动。他给这种基因取了个5-HT2C的代号,并且认为这种基因可以预测哪些人有自杀的倾向。一方面,“冲动基因”是通过抑制人的大脑中某些特定区域里的血清素使得他们变得性格外向、行为鲁莽、不能安分守己、总是制造不少麻烦、容易酗酒赌博、甚至故意伤害自己,因此很难与他们共同生活,其激情犯罪的比例也较高。另一方面,拥有这一基因的人却又富有创造性和决策力,几乎个个都是冒险家,这对于推进社会的发展有好处,平时与他们相处也会觉得很有趣。不过,伊万斯博士同时认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冲动性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后天的学习和教养十分重要。②

又据2010年12月23日出版的美国《自然》杂志刊文,马里兰州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 NIAAA)也对“冲动基因”进行了研究。③研究人员选取芬兰一个有极端冲动特征和攻击行为的特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而且以往对这个群体也做过神经精神方面详尽的研究。该研究证明,正常HTR2B基因的功能是合成5-羟色胺2B受体,这个受体是用来结合大脑神经递质5一羟色胺使之发挥作用的,但这个HTR2B基因突变后就不能正常产生该受体,会直接导致脑部伏隔核中5.羟色胺的耗损,从而使得大脑中约束人的行为、预见行为后果的机能无法正常发挥。这一变异基因在被控犯有暴力及纵火罪的芬兰男性中出现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三倍之高。在芬兰因暴力犯罪而服刑的228名牢狱人员中,有17人是此变异基因的携带者。而在295名遵纪守法的公民中,这一数字仅为7人。HTR2B基因的这种变异目前看来只有芬兰人携带,但类似的基因变异对行为产生不良后果可能在其他国家的人身上也有。

NIAAA从事此项研究的负责人David Goldman进一步认为:将来会发现HTR2B基因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导致其功能失常的变异形式,这会影响很多行为。对于那17名携带变异基因的暴力犯而言,冲动确实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些罪犯犯下了谋杀、杀人未遂、纵火、殴打或袭击他人等罪行。往往一个小小的冒犯就会招致他们与此不相适应的报复,并且丝毫未经预谋,同时亦无迹象表明这是出于谋财的目的或是有连续作案的企图。另外,这些罪犯中的绝大多数犯罪时都喝得烂醉如泥,这表明携带变异基因的人接触到酒精后更容易爆发,也就是说,尽管“冲动基因”是引发暴力罪犯的高风险因素,但它仍需要许多其他诱因共同作用才足以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