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内化机制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探讨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一方面探讨犯罪心理形成中复杂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探讨犯罪行为发生中的畸形需要与犯罪动机的驱动作用。1
内化与社会化内化是以杜尔克海姆等为首的法国社会学派提出,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指意识形态诸因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内化也就是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实践、言语和模仿、学习等中介,将客观现实转化为主观为主观映像,逐步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的过程。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基本内容是;一是教导基本生活技能;二是教导社会规范;三是指点生活目标;四是培养社会角色。
自我保护机制的冲动自我保护机制是指个体在精神受到困扰时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或者是指个体在无意识中,为了消除焦虑维持、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自我防卫机制可分为攻击反应、退却反应和妥协反应。一般来说,在犯罪人内心发生冲突和挫折而不能合理解决时,残留下来的紧张会以行为的方式发泄出来,或者寻求不合理的方式解决。而采取不合理的解决方式即为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在犯罪心理形成尤其是动机斗争过程中,犯罪人守法和犯罪的动机在内心引起的冲突非常强烈,因而时常伴随有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通过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最终确立自己的犯罪动机,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社会的偏离与缺陷社会的偏离与缺陷是指在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亚文化和反文化影响,在某种社会或次要组织发生的具有一定矛盾冲突的社会化,即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在个体内在心理的反映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验和技能方面的不适当社会化 个体在一定年龄段没能掌握该年龄段应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较低极易受不良文化的因素的影响,形成反社会的观念。
2·社会规范方面的不适当社会化 这是指由于认知水平低或从小沾染上恶习,在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方面存在着某些缺陷。
3·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当社会化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家庭气氛来看,父母关系紧张往往造成孩子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障碍,另外,家庭的冲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挫折和紧张,并带来情绪问题,出现对社会的适应不良。
4·文化冲突方面造成的不适当社会化
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既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个性心理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
1·个性心理的偏离与缺陷
如果社会化出现缺陷,就会引起个性品质 方面的缺陷。个性心理的偏离和缺陷是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基础,它和健全人格相比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性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1)从认识水平差异上看,具有健全人格者即基本上完成社会化者,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符合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标准。
(2)思维方式的差异上看,思维是以己有的知识为中介,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概括以及推断、判断等能力。
2·从需要的差异上看,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事物的状态,有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还有社会的、精神的需要。
3·情绪、情感控制方面的差异,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符合自己的需要,表现出愉快的情绪状态;否则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状态。
4·品德结构的差异 在人的个性中,它是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处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品德健全的人,不仅有善良之心,而且有合乎规范的行为习惯。而品德结构不健全者,道德认识底下,缺乏应有的道德体验和向善的道德意志。
5·犯罪需要、动机的驱力作用 动机是激励人行为行动已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原动力。引起动机的条件:一种是内在条件,另一种是外在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即因个体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的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