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又称垂体性侏儒症。是指自儿童期起病的腺垂体生长激素缺乏而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其病因可为特发性或继发性;可由于垂体本身疾病所致(垂体性),也可由于下丘脑功能障碍导致垂体生长激素缺乏(下丘脑性);可为单一性生长激素缺乏,也可伴有腺垂体其他激素缺乏。本病多见于男性。
生长激素(GH)是人体促进生长的主要因素。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垂体GH分泌不足或缺乏,患者的生长都会出现明显障碍。其他原因还有营养不良、种族遗传、社会心理因素、多种躯体疾病包括内分泌与非内分泌性疾病等。如果身高低于同民族、同年龄的30%以下,或成人身高小于120cm,就是侏儒症(dwarfism)。
故无论是下丘脑或垂体周围病变致GHRH-GH生成或输出障碍(如垂体性侏儒症),或GH受体缺陷(如Laron侏儒症)或周围组织对IGF不敏感(如非洲侏儒)均可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
病因其病因可为特发性或继发性;可由于垂体本身疾病所致(垂体性),也可由于下丘脑功能障碍导致垂体生长激素缺乏(下丘脑性);可为单一性生长激素缺乏,也可伴有腺垂体其他激素缺乏。近80%的患者以往因病因不明而诊断为"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自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合成后,约3/4患者接受GHRH治疗时,GH水平升高,生长加速,从而明确大部分患者的病因在下丘脑,缺的是GHRH。新的影像学手段,尤其是钆(汉语拼音ga)加强MRI的应用发现,以往认为的特发性GH缺乏儿童半数以上可检查出先天性胚胎发育障碍:中线裂缺陷伴下丘脑漏斗发育不全。约5~30%的特发性GH缺乏患者同胞中有患同病者,表明有遗传因素的参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明确这些患者可存在决定下丘脑-垂体发育的转录因子(PROPI、POUIFI、Hesxl等)的突变,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GH-IGFaxis)有关激素或受体基因的突变,包括GHRH受体、GH、GH受体、IGF、IGF受体。转录因子突变多表现为复合型垂体激素缺乏,如GH、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而GH-IGF轴激素或受体基因突变则发生单一性GH缺乏症或GH不敏感症。现已证实7种明确的遗传性GH缺乏性侏儒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多种垂体激素缺乏,最多见者为合并促性腺激素缺乏。
临床表现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患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往往正常,数月后才开始生长发育延缓,但常不被发觉,多在2~3岁后才开始生长发育延缓,但常不被发觉,多在1~3岁后和同龄儿童的差别愈见显著,但生长并不完全停止,只是生长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不超过4~5厘米/年,体态一般尚匀称,成年后多仍保持同年体形和外貌,皮肤较细腻而干燥,有皱纹,皮下脂肪有时可略丰满,成年后身高一般不超过130cm,X线摄片可见骨龄幼稚,骨骺久不融合。
患者至青春期,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如。男友生殖器小,与幼儿相似,睾丸细小,多伴有隐睾症,无胡须;女性表现为原发性米径,乳房不发育。单一性生长激素缺乏者可出现性器官发育与第二性征,但往往明显延迟。
智力发育一般正常,学习成绩与同年龄者无差别,但年长后常因身材矮小而抑郁寡欢,不合群,有自卑感。
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除上述表现外,可伴有原发病的各种症状,由下丘脑-垂体部位肿瘤引起者,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后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以及嗜睡、抽搐等。
检查GH缺乏的确定。虽然微量测定技术已更新,由原来的放射免疫分析,改为现在的免疫放射分析,敏感性提高多个数量级,仍不能区分出血中正常的下限与垂体GH缺乏性侏儒症的GH水平,这可能与正常人血中GH的基础值很低有关。因而要确定GH水平的高低,需要在特定情况下检查,并以多项试验结合判断。常用的试验有:
1.入睡30~60分钟后抽血,在生理的GH高峰时检测GH的浓度。
2.收集夜间9时到次晨7时的尿液,测定尿中排出的GH,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有可能区分出正常的下限;其实践尚有限,需进一步观察总结。
3.精氨酸刺激试验静脉注射精氨酸,其方法是禁食一夜后,以0.5g/kg,最大20g,于30分钟内滴注,试验前及试验后15,30,90,120分钟抽血测GH的浓度。正常人受此刺激,在30~90分钟内出现GH分泌的增加峰。垂体GH缺乏性侏儒症时无GH释放高峰或高峰低平。
4.左旋多巴刺激试验左旋多巴口服,体重15kg时服125mg,体重在15~35kg之间服250mg,体重大于35kg服500mg,服药前后抽血,其临床意义同精氨酸刺激试验。副反应主要是恶心等胃肠道不适。
5.可乐定刺激试验可乐定口服,0.10~0.15mg/m2,抽血及其临床意义与精氨酸刺激试验类似。注意少数病人可出现低血压与嗜睡。
6.胰岛素低血糖试验低血糖是人体严重的应激情况,此时体内GH会大量释放。此试验有一定危险性与不适。一般用人胰岛素0.075~0.1U/kg,溶于生理盐水中,于2分钟内注射完,要求在此后20~40分钟内血糖低于2.5mmol/L(45mg/dl)或为原来的50%。低血糖峰后GH一般即出现增加峰,同时皮质醇也升高。为防止低血糖昏迷与抽搐,应开放静脉滴注盐水,备好葡萄糖注射液。
以上试验均有假阳性与假阴性,但以胰岛素低血糖试验时最少。临床上多以其他3个试验结合作出判断,如结果仍模棱两可,再加用低血糖刺激试验。其他还有胰升糖素、加压素等试验,临床上应用较少。
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的CT或MRI检查,以及骨龄测定。CT或MRI主要用于发现和排除下丘脑和垂体部位的器质性病变。骨龄检查对明确病情、帮助诊断、指导治疗,均有很大帮助,一般12岁以内拍腕骨,12~14岁拍肘关节,14~16岁拍肩关节,16~18岁拍膝关节;由于垂体性侏儒的骨龄多延迟,摄X片部位可适当选拍晚1个年龄段。
诊断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特征。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值明显降低或测不出,但由于生长激素的释放呈脉冲性,且其正常值仅0~5μg/L,故不能依靠此值作出诊断,必须作兴奋试验包括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精氨酸兴奋试验、左旋多巴兴奋试验、可乐定兴奋试验等,本病患者兴奋后血清生长激素无明显升高(常低于5μg/L)而正常人则可超过10μg/L,有时受试者对一种兴奋试验不起反应,而对另一种兴奋试验反应正常,因此为明确本病诊断,需选作两种以上兴奋试验,为了鉴别特发性生长激素峰超过5μg/L者为下丘脑性,低于5μg/L者为垂体性,但严重生长激素缺乏时,一次生长激素释放素缺乏性侏儒症患者血清生长介素(主要是生长介素C,也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降低,故生长介素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确诊后,尚须进一步寻找致病原因。应作视野检查、蝶鞍X线摄片等,必要时可作CT、磁共振等以除外垂体瘤。特发性者临床上无明显原因可找到。
治疗1.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最理想的治疗是用生长激素替代,尤其是早期应用,可使生长发育恢复正常,人生长激素疗效较好,过去因取自垂体,来源有限,而且发现应用人生长激素患者可并发严重中枢神经病变(Creutsfeldt-Jacob病),并引起死亡,认为是由于省长因素制剂为某种病毒污染所致,现已停止使用,近年通过在细菌中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所制备的人工合成生长激素应用于临床,已取代由人垂体中提取的生长激素,人工合成生长激素(Met-hGH)是一种192氨基酸的单链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与人生长激素相同,仅N末端多一个蛋氨酸,和人垂体提纯的生长激素比较,有相同的生物活性与促生长作用,治疗剂量一般为0.1IU/kg体重,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日1次,初用时,身高增加速度可达10cm/年,以后疗效渐减最近,与人生长激素结构完全相同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已问世,初步用于临床疗效良好。如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须给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性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还可采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GHRHI-44)治疗,24μg/kg体重,每晚前皮下注射,连续6个月,可使省长速度明显增加,疗效与人生长激素相似。
2.同化激素
睾酮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对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虽能于使用初期身高增加,但因同时可促进骨骺提早融合省长停止,患者最终身材仍然明显矮小,疗效很不理想,人工合成的同化类固醇有较强的的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而雄激素作用较弱,故可促进省长,并可减轻骨骺融合等副作用。临床上常用者为苯丙酸诺龙,一般可在12岁后小剂量间歇应用,每周一次,每次10~12.5mg,肌肉注射,疗程以一年为宜,有时第一年内可长高10cm左右,但以后生长减慢,身材仍矮小。
3.人绒毛膜促性腺素
能促使黄体的形成与分泌,或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只使用与年龄已达青春发育期、经上述治疗身高不再增长者,每次500~1000U,肌肉注射,每周1~3次,每2~3个月为一疗程,间歇2~3个月,可反复应用1~2年,过早应用可引起骨骺融合,影响生长,于男孩可引起乳腺发。
4.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
应针对原发病治疗。
预后1.若该病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导致成年后身材显著矮小、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而且有相当多病例伴有性腺发育不良、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症。因此,不能得到医治的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GHD)将会严重地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婚姻、心理和生活质量等,如能得到早期治疗,可以将身高达到正常人高度范围内。另外,对维持肌肉活力、改善心脏功能、延缓衰老、防治骨质疏松、治疗肥胖等也起着重要作用。
2.下丘脑-垂体部位肿瘤引起者,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后期可出现颅内压力增高的表现,以及嗜唾、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