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正弦状构造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正弦状构造(sinusoidal structure)是由S型构造和反S型构造组成的、略成正弦曲线状的构造型式。它起源于扭动作用,是扭动构造体系的一种类型。但有的形象更为复杂,如由一列山字型前弧构造组成的南岭正弦状构造,它由褶皱、冲断或挤压带等压扭性构造组成。这类构造大都是中、小型的,大型的较少见。

释义李四光(1962)提出,由S状或反S状褶皱或断裂组成的、略成正弦曲线状的构造型式。这种类型的构造至少一部分起源于旋扭运动,是扭动构造体系的一种类型;但一部分也可能是其他运动方式形成的。旋扭运动成因的正弦状构造,有的由褶皱、冲断或挤压带等压扭性构造组成,有的由张扭性断裂所显现。根据其力学性质,可以判断其扭动方向。这类构造大都是中型和小型的,大型的比较少见。1

实例正弦状构造典型的实例见于柴达木盆地水鸭子墩背斜带和浙江夏色岭地区。它和规模巨大的歹字型构造,虽有某些形态的相似,但有许多不同的构造特征。1

与歹字型构造区别又称“η”型构造,或南北向之字型构造,为由一系列辗转弯曲的弧形褶皱带或压扭性断裂带及其间所夹地块构成的形似“歹”字的扭动构造,是旋扭构造体系的一种重要类型。它的显著特点是:

1、一般是巨型或大型,规模颇为宏伟;总体大都近南北(或北北西)向延展。

2、发育历史较长,有的相当悠久。

3、构造成分复杂。除弧形构造带及其所夹地块等组成部分外,还有弧形所环绕的不规则稳定地块(砥柱),以及众多不同力学性质的伴生构造和各种类型的旋扭构造。

4、按构造形态,弧形构造可分为头部、中部和尾部。头部曲度大,环绕着一个刚性地块,旋扭和挤压作用强烈。

地球表面最宏伟的两个歹字型构造,分别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和阿拉斯加—科迪勒拉歹宇型构造。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1、均出现于大陆西缘。

2、头部开始于不同纬度,尾部却都终止于赤道附近;

3、中部和尾部分别与经向和纬向构造带相复合;

4、尾部都出现发育异常完美的大型旋涡状构造。形成它们的强烈旋扭运动,是经向和纬向挤压作用在特殊边界条件下联合作用的结果。这说明了中、小型歹字型为什么不发育,及其与一般反S型构造的根本差异。早期文献中厘定的一些中型歹字型,可能有一部分属于反S型构造。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