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卵巢内胚窦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卵巢内胚窦瘤又称卵黄囊瘤是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OGCT)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多发生在年轻妇女和青少年,发病中位年龄为19岁。由于卵巢内胚窦瘤生长快,容易发生包膜破裂及腹腔内种植,故常见症状有腹部包块、腹胀、腹痛及腹腔积液。

病因卵巢内胚窦瘤病因尚不明了。

临床表现由于卵巢内胚窦瘤生长快,容易发生包膜破裂及腹腔内种植,故常见症状有腹部包块、腹胀、腹痛及腹腔积液。肿瘤坏死、出血可使体温升高,而有发热症状。少数患者尚因有胸腔积液而憋气,但胸腔积液并不意味着胸腔转移。有的于手术后10~14天消失。患者的卵巢功能一般都很正常,少数患者有短期闭经或月经稀少。病前生育功能一般也正常,已婚者多数有过妊娠分娩。有个别患者发现肿瘤时同时合并妊娠。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卵巢内胚窦瘤的转移发生率高。绝大多数为盆腔或腹腔腹膜种植。肿瘤转移的途径除了直接浸润及种植扩散外,也有不少通过淋巴结转移。肝、肺实质内转移较少,但在应用化疗而使患者生命延续稍长但终未能挽救者中,有时可见到肝、肺实质内转移。

检查1.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2.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卵巢内胚窦瘤在临床表现方面具有一些特点,如发病年龄轻、肿瘤较大、很易产生腹腔积液、病程发展快。若警惕到这种肿瘤的可能性,则并不难诊断。特别是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可以起到明确诊断的作用。内胚窦瘤可以合成AFP,AFP是内胚窦瘤一个很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在肿瘤未切除之前,其血清含量一般为每毫升数千毫微克,部分患者可达每毫升数万毫微克,成年人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