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Viral encephalopathy and retinopathy),流行于除美洲和非洲外几乎世界所有地区的海水鱼类,对仔鱼和幼鱼危害很大,严重者在一周内死亡率可达100%,且近年受感染的鱼类种类和受危害程度迅速增加。

疾病简介病鱼表现厌食,上浮于水面,表现螺旋状或旋转游动,或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难于下沉,病鱼腹部肿大,有的鳔肿大充血,外观无其它明显病变。组织学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组织脑细胞和视网膜细胞空泡化。该病的病原属诺达病毒科(Nodaviridae)。1

此病毒于1989年发现,1990年首次报道。此后,在世界各地相继有3目8科15种海水养殖鱼类发生过此病。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此病主要影响苗种生产期的仔鱼和幼鱼,严重者可在一周内达100%死亡,仔鱼期病鱼厌食,于水面飘游,鳔肿大,除此外无其他外观症状,死亡率极高。幼鱼期病鱼可出现螺旋式垂直游动,死亡率较仔鱼期低。

组织学检查可见脑细胞和视网膜因细胞坏死和毁坏形成的空胞。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质内球形病毒粒子,直径25~30nm,病毒基因由两段单链RNA组成,RNA1编码非结构蛋白,RAN2编码一种主要的结构蛋白。1

临床表现病原为诺达病毒的p-诺达病毒。患病鱼漂游于水面,并伴随有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等不同的神经症状,部分鱼眼盲,体弱,不摄食,体褪色或发黑,但未见出血或糜烂。病理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以及视网膜组织大量细胞形成空泡,出现神经性降解。该病主要流行在石鲷、骖、石斑鱼、红鳍东方鲍等鱼的仔鱼和幼鱼上,死亡率一般可达40%~100%,也有部分种类的成鱼会被感染。近年来,在广东养殖的青石斑鱼、紫带百斑鱼等鱼的苗种上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该病毒在海水中可存活60天以上,所以病毒可以附着在卵表面或在水中游离而感染仔鱼。PCR检测病毒阳性亲鱼的后代全部患病毒性伸经坏死病。病初步诊断可依据病理组织检查,取可疑鱼的脑网膜组织细胞或视网膜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有无神经组织坏死、大型空泡;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有无病毒包涵体。也用荧光抗体测试、ELLSA检测、PCR检测等方法进行快速诊断。1

治疗措施①选择健康无病毒的亲鱼进行苗种培育,可用PcR法检测亲鱼的生殖腺,并检测产卵前亲鱼血浆中的抗体水平。②消毒受精卵可有效地灭活卵表面的病毒,以2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15分钟,或用5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5分钟;也可用臭氧处理过的海水洗卵3~5分钟。

③对育苗室、育苗池和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由于病毒对干燥和直射光有很强的耐受力,所以推荐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对该病毒毒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卤素类、乙醇类、碳酸及pH值12的强碱溶液,如用次氯酸钠50毫克/升处理10分钟。1

④及时捞出死鱼深埋,并进行池水消毒。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