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入地蜈蚣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入地蜈蚣,中药名。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L.) Hook.[Botrychium zeylanicum L.;Osmunda zeylanica L.]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云南、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具有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哮喘,咽痛,跌打肿痛,痈疮,毒蛇咬伤。

别名倒地蜈蚣、蜈蚣草、倒麒麟、地蜈蚣、过路蜈蚣、过路鹅江、假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枪

入药部位根茎或全草。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归肺、肝经。

功效清肺化痰,散瘀解毒。

主治用于咳嗽,哮喘,咽痛,跌打肿痛,痈疮,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1、治跌打内伤,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净晒干,研末。每服1.8g,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2、治痨热咳嗽:入地蜈蚣15g,猪蹄120g。用水煲汤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50cm。具横走而粗壮的根茎及多数肉质粗根。近顶部生出1-2枚叶;叶柄长20-40cm,绿色,草质,基部有2片托叶,长约7mm,长圆形,淡棕色;由顶部生出不育叶和孢子囊穗。不育叶通常为掌状三叉,长宽各约15-25cm,每叉由1片顶生羽片和1-2对侧生羽片组成,基部略有具狭翅的短柄,羽片草质,披针形,长10-1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全缘或稍具不整齐锯齿;中肋明显,侧脉分叉。孢子囊穗单生,通常高出不育叶,具6-8cm的柄,穗长达13cm,直径5-7mm,直立;孢子囊无柄,3-5枚聚生于囊托上,呈细长圆柱形,先端有不育的鸡冠状突起。

生长环境生于湿润疏林下或沟边湿地。分布云南、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药材性状根状茎粗壮,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有多数肉质须根,形似蜈蚣。

相关论述1、《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化痰。治痨热咳嗽、跌打内伤。”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主治咽炎,扁桃体炎,咳嗽。”

3、《广西本草选编》:“润肺化痰,消肿解毒。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跌打肿痛,痈疮,蛇伤。”

4、《台湾药用植物志》:“治诸瘿瘤,消炎,解热,良血行,治小儿食欲不振,结核病。与蒟酱同服为强壮剂,并治百日咳以及发热疾患。治梅毒,痢疾,卡答儿及初期肺病。”

5、《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用于肺炎、痢疾。”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徐晶 -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辽宁中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