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儿童角膜炎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角膜即“黑眼球”是眼前部的透明组织,由于感染、过敏、外伤、眼睑闭合不全等因素导致角膜的炎症反应称为“角膜炎”,合并角膜上皮缺损的角膜炎也称为“角膜溃疡”。感染性因素是角膜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感染性角膜炎根据病原体不同又分为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等等。角膜神经丰富,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角膜炎时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患儿会出现疼痛、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病毒性角膜炎概述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病因为单纯疱疹I型病毒感染。成人中有90%以上的人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儿童期,感染后病毒潜伏于体内,创伤、免疫力降低、疲劳等因素会导致病毒激活,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目前任何的抗病毒治疗均不能清除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所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以反复发作。多次复发的角膜炎可以使角膜形成瘢痕,使视力永久受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角膜盲的主要原因。

症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刺激症状一般较轻,患儿可有轻度的眼痛、眼红、视力下降,可伴有轻度的畏光流泪。眼科医生通过裂隙灯和角膜荧光染色,通过典型的树枝状角膜溃疡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比如使用更昔洛韦眼膏、阿昔洛韦眼水、口服的阿昔洛韦等。如果角膜上皮愈合出现了角膜基质炎等深层免疫性病变,还需要使用皮质类固醇类眼水进行治疗。

细菌性角膜炎概述当角膜上皮受到损伤时,如果发生细菌的入侵则会发生细菌性角膜炎。导致角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肺炎链球菌,表现为匍行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成人比较常见,比较少见于儿童。

症状细菌性角膜炎常常有眼部外伤史,起病急而且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可有严重的眼红眼痛和视力下降,可有眼部脓性分泌物增多,可有结膜的充血水肿。通常根据病史和眼部的临床表现可以确诊,有时可以进行眼表的细菌培养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

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主要使用敏感的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常用的有氟喹喏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真菌性角膜炎概述真菌性角膜炎多见于植物或泥土外伤后,发病和进展缓慢,刺激症状也较细菌性角膜炎轻微。常见的角膜炎致病真菌有镰刀菌、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

症状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除了植物或泥土外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外,还可以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刮片镜检和培养来辅助诊断。

治疗虽然真菌性角膜炎进展缓慢,但因为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所以真菌性角膜炎往往预后较差,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已经渐渐成为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二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那他霉素等。如果真菌性角膜炎发生穿孔,还需要治疗性的角膜移植来挽救眼球。1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病因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发生多与佩带角膜接触镜、污染水源和角膜外伤等有关,特别是儿童佩带的硬性角膜塑性镜(OK镜),如果护理不当导致护理液污染引起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儿童患此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症状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常有强烈的刺激症状,患儿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非常剧烈。

检查共聚焦显微镜、角膜刮片镜检、角膜组织活检等方法是床上确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段。

治疗治疗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常用药物有:0.02%的洗必泰、0.02%的聚六甲基双胍、0.1%的羟乙磺酸丙氧苯脒、0.15%的羟乙磺酸双溴丙脒、新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