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下石疽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外科病症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常发生于膝盖及其两侧石疽。此病类似现代的肿瘤。

解读

石疽是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它部位的核块。因质坚如石,故名石疽。此病多由寒凝气滞所致。分上、中、下石疽。下石疽常发生于膝盖及其两侧,形如鸡卵,坚硬如石,活动时患部疼痛,皮色不变,无红,无热,难消难溃,即溃难敛,脓水清稀,每夹有豆腐脑样物质。

中医应用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体虚,寒湿深袭,下注于膝部,使气滞血瘀,进而凝结不解,终成此病。

二、辨证施治

本病的症状与疪疽大体相同,唯邪袭较深,容易侵犯筋骨成为顽症,故治法亦力求使其阴转阳化。初宜阳和汤冲服小金丹,如阳化已有转机,则可改服加味乳没散,外敷回阳玉龙膏,溃后疮口按一般阴疽处理。可配用隔灸,初起宜温散,如隔姜(蒜)灸;日久宜温补,如附子饼灸法。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戌 -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