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童3岁左右即可识别自己的性别,随后知道性别是跨时间稳定的,喜欢与同性幼儿一起玩,自然而然地遵从着内在的性角色要求,表现出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男孩通常表达出男性的行为,女孩表现为女性行为,性别的差异随年龄增长更加明显,即使在相当中性的环境下长大也如此。但有些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言语行为却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生理解剖特征)相反,即在穿着和行为爱好上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被称为性别认同障碍(disorder of gender identity,又称性别认同或性识别障碍)。临床表现
有性身份障碍的男孩在幼儿期就喜好穿女装、沉湎于女孩的游戏和活动,他们甚至厌恶自己的外生殖器,希望变成女孩,上学后会因此受到其他男孩的羞辱、嘲笑,并越来越被孤立。在青春期,女性化的举止会有所减轻,但有随访研究显示,1/3~2/3有性身份障碍的男孩在青春期中或以后表现出同性恋倾向。有性身份障碍的女孩喜欢穿男装、结交男伴,对洋娃娃没有兴趣,对体育运动和激烈争斗的游戏极为喜爱,不喜欢在游戏中伴女性角色,不愿乳房发育、来月经,甚至声称自己是男孩等。大部分在青春期会收敛对异性活动或服装的追求,同时仍有一部分保留男性性别的认同,逐渐显露出同性恋倾向。
在这类儿童中持续排斥本身性解剖结构的情况较少见,如: 女孩声称将要长出阴茎,立位小便,或男孩反复声称自己将发育成女人,阴茎和睾丸令人讨厌、最好没有。
评估与诊断DSM-4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或成年人对于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外在表现是不尽相同的。一个儿童,如果表现为下列4项以上,则说明这个儿童具有DSM-4所规定的性身份识别障碍:(1)反复申述自己想成为另一性别,或坚持认为自己是另一性别;(2)男孩喜欢换穿女装或耀眼的女性盛装;女孩则坚持一直穿典型男性的服装;(3)在假扮游戏中强烈而坚持地偏爱另一性别的角色,或坚持幻想成为另一性别;(4)强烈地希望参加典型的另一性别的游戏及娱乐;(5)强烈偏爱另一性别的游戏伙伴。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外在表现没有像儿童那样直观和外显,他们则表现为申述自己愿成为另一性别的愿望,往往发誓是另一性别,希望像另一性别那样地生活或要求他人如此对待,或深信自己具有另一性别的典型感受和反应。
这种想法或行为根深蒂固,难以说服。尽管他们因与家庭、好友的期望相冲突而苦恼,并受到嘲笑和排斥,但却不因为自己的性身份障碍而苦恼。这一障碍必须在青春期前就已经十分显著才能确诊, 典型的儿童在入学前就首次出现症状, 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则诊断不能成立。此障碍必须至少持续存在6个月才可诊断。如果仅仅是女孩像假小子, 男孩有女孩子气并不能算是性身份障碍。
发展过程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性别角色发展包括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两个方面。
1、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
儿童性别概念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三个成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性别稳定性的发展和性别恒常性发展。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的时间在1岁半到2岁之间。儿童和成人在性别认同的线索上存在差异,成人主要依据生殖器官、身体的轮廓和服饰等线索来确定性别,而儿童主要是根据头发的长短以及服饰的特点来确认被观察者的性别。儿童性别认同的发展影响其性别行为,能够进行性别认同的儿童的性别行为显著地多于不能进行性别认同的儿童,性别认同早(27个月以前)的儿童的性别行为好于性别认同晚的儿童。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认识不随其年龄、情景等的变化而改变。有学者通过问题形式考察了儿童性别认知稳定性:“当你是个婴儿时,你是个男孩或是女孩?”,“当你长大后你是当爸爸或是当妈妈?”。结果发现,直到4岁儿童才能对以上问题作出正确回答,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柯尔伯格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儿童一般要到6、7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在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出现最迟,大约到9 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2、儿童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
性别角色知识是指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应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考察儿童性别角色知识通常采用向儿童列举一些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的行为活动的方法,如打架、玩洋娃娃、骑马、烧饭等,让儿童说出哪些活动是适合男孩干的,哪些活动是适合女孩干的。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发现,儿童很早就形成了一些对男性行为特点和女性行为特点的认识。库恩等人为考察儿童角色出现的年龄,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在实验中向儿童宣读一些陈述,诸如“我很强壮”,“我长大后要开飞机”等等。同时向儿童提供两个洋娃娃,一个是男的,另一个是女的,要求儿童挑出上面的适合自己的那个洋娃娃。结果发现,儿童早在2岁时就已具备了一些性别固着知识,从而进一步证实,婴儿期的儿童已初步形成了一些性别角色知识。
儿童性别角色知识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到童年中期,儿童的性别角色已相当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性别角色认知变得日益刻板。从婴儿到青少年这一阶段,儿童性别角色成见的发展呈一种“U”趋势,即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性,通常把规则看成是必须绝对服从的要求, 因而不能容忍与性别角色不适宜的行为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规则只是一种社会习俗,在某些情景中,出现不适合性别角色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因而在性别认知上其态度相对灵活, 性别成见反而少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指出的是,到了青春期这一阶段,由于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会产生相当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期望,他们的性别角色态度会重新恢复到早期所具有的刻板状态。
危险因素与发生原因1、儿童出现性身份障碍与解剖生理异常、天生的素质和教养环境有关。
生理性因素主要是先天性的,任何一个与性别发育有关的生理因素(性染色体、性腺、性激素、生殖器)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性别认同障碍,如异性的性激素水平较高,女孩睾丸激素水平高则男子气较重。
先天素质女孩天生具有男孩气质,生性好动、强壮;男孩天生具有女孩气质,性格文静、长相秀气。
后天教养环境家庭教养和生活环境对儿童的性别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性角色的强化而认同自己的性身份。虽然家庭和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和要求有差异,但有些父母是出于本人的性格和偏好,从小让孩子穿着异性服装、鼓励异性活动,直到3、4岁仍然如此,或是家庭中缺乏父性角色。调查显示,男孩性身份障碍者大多数在5岁前失去父亲(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等原因),因长期与母亲生活并多与女孩玩耍,则在行为举止和心理上也倾向女 孩特点。
性别角色的差异更多的是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来的,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抚养方式既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这种性别角色的差异。因此,在此阶段对儿童进行两性化教育,可以促使男女儿童在各种个性趋向上平衡发展。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男女两种心理意向分别在人格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好坏优劣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能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与教养方式上消除性别的刻板印象,将有助于个性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形成较完美和谐的人格。
2、关于性别认同的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性别形成源于儿童对男性和女性之间解剖差异的意识与他们强烈的天生的性欲望的结合。其中男性生殖器的优越和重要性是一个关键性前提。男性因阉割情结而放弃恋母情结转而与父亲认同,并将社会道德融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而女性则因为没有阴茎而自卑,把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当其愿望最终不能实现时又转而认同母亲。认同是孩子健康适应同性父母的特质的开始,并通过认同过程表现出性别定型。
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通过“认同”概念解释性别角色定型现象。他们认为,认同是一种特殊的模仿,指儿童不需要专门培训和直接奖励就把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视为被模仿者,同时复制其完整的行为模式。根据这个理论,当儿童观察或模仿所认同的同性家长时,性别定型行为就开始出现。
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主张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并试图理解其社会环境。他们基于性别来组织环境,并发展有关女性应做什么和男性应做什么的概念。即儿童主动地寻找女性和男性功能的模式和规则,随后遵循这些规则试图最好地适应社会要求。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性别恒常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主张儿童理解了他们的性别不变时性别形成才发生。
性别图式理论该理论对性别发展和差异进行了解释。其假设是儿童和成人都有关于性别的图式,这些图式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贝姆指出,性别图式是信息的重要组织者,性别图式使个体搜索与图式一致的信息,而与图式不一致的信息则被忽视或转化。性别图式形成后,儿童就被期望按照与传统性别角色相一致的行为行事。
社会结构假说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受到家庭结构与家长性别的影响。Johnson认为,在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比母亲所起的作用更重要。她指出,男孩和女孩在婴儿时都会体验到来自母亲的母性角色,并形成了对母性角色的最初认同。而父亲角色包括给予儿童有关外面世界的规范和期待。123
疾病治疗在正常情况下,对于孩子的性别认同,家长应在孩子能分辨性别的时候及时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性别,在性别特点的培养上顺其自然。若是由于生理和遗传方面的因素造成孩子发生性别认同障碍,则尽可能治疗和矫正,注意培养同性的特点,但常难以矫治。由于该障碍本身不会对孩子的将来有特别危害,而往往是他人的态度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如果不能矫正孩子的性别认同问题,则从加强孩子心理适应能力上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性教育。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应根据年龄不同而有所区别。
婴幼儿性教育建立健康的性心理要在早期,尤其在5岁以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科学性教育会影响幼儿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性目标选择,将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成长和终身幸福。
对婴幼儿进行性教育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信号,潜移默化地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首先最重要的是: 在婴儿出生以后,马上按其性别来养育。出生性别只具生物学意义,而按照哪种行为规范来养育,这就有确定的社会学意义了。一项关于儿童性别认同的调查显示: 儿童在5岁时性别认同可达94.23%,而家长对儿童的性别认同教育不容乐观。为减少性别认同障碍的发生,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形成,从0岁起对幼儿进行性别认同教育非常必要。第二,对小儿要关心爱护,当小儿有吮吸手指、咬指甲等不良习惯要耐心矫正,或转移其注意力,给他看图片、做游戏等。第三,排便训练不可操之过急,不是越早越好,应该让小儿有个适应的过程。一般从18个月开始,2岁时有成效。此过程的顺利对儿童今后的性心理是很有利的。
儿童期性教育帮助儿童确立正确的认同偶像和性爱 偶像是儿童早期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首先是与个体的遗传倾向有关,其后就是与个体获得的早期经验有关。使儿童处于性别认知正确、明确 的社会和情感的环境中,对其将来是否形成与生物性别相符的性别认同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认清性别标致: 父母可指导儿童通过衣服、头发、胡须、称呼等认识自己或他人的性别。第二,学习性别角色的规范: 性别角色的形成与性意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父母要赞许符合儿童性别角色的行为,批评反向行为;男童给他们买模型、枪炮、车等玩具,培养坚强勇敢性格;女童则给买娃娃、花等玩具,培养文静贤淑性格;或组织角色游戏,模仿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表演,以增进儿童对不同性别角色的认识与模仿。第三,正确对待儿童的性好奇与性疑问: 父母在面对儿童的性游戏、性问题时不能回避、压制、胁迫、谩骂、耻笑,应使用科学用语给幼儿以最简单的道理和幽默浅显的讲解,比如: 通过观察植物的开花、结果,了解雌雄动物的生育,体会生命的奥秘。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