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名词。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
出处《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概念指手太阴、手少阴、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十一经脉。
解读十一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以外的其它十一经脉,即:手太阴、手少阴、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十一经脉。十一脉现存最早记载见于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郊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著述《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在马王堆医书的十一脉和《黄帝内经》的十二经脉理论之间有以下显著差别,反映了经脉学说逐步发展的历史原貌。①脉的名称不同。②走行方向不同。③手厥阴心包经的出现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④衔接方式不同。马王堆医书记载十一脉互不连贯,而《内经》则言其“阴阳相贯,如环无端。”⑤与脏腑络属关系完备与否不同。⑥主病不同。⑦十一脉均无穴位记载,而十二经脉各有穴位。⑧分支的有无不同。⑨附属成分的有无不同。十二经各有经别、经筋、皮部、十五大络。⑩十一脉中全部向心(足臂阴阳九条向心二条离心),而十二经脉六条向心六条离心规律分布。⑾奇经八脉,均首见于《黄帝内经》。
十一脉的循行分布特点:
在“脉”的循行方向上,《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11条脉都起始于四肢末端,走向胸腹或头面,全部属于向心性的。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9条脉仍是起于四肢,走向躯干和头面,但肩脉和足太阴脉则相反,分别起于头或腹部,走向四肢的末端。各经脉之间彼此独立,相互不衔接。每条脉以分布身体表面为主,只有少数几条脉与数个脏器相连,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臂太阴脉“之心”,足少阴脉“出肝”;《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臂太阴脉“入心中”,足太阴脉“被胃”,足少阴脉“系于肾”等。有些脉的循行不连贯,呈跳跃式,有的脉甚至是只有起点与终点的两点连一线的最简单形式。如《足臂十一脉灸经》对手少阳脉的描述为:“臂少阳脉中指,循臂骨下廉,走耳”,在臂骨(桡骨)下缘到耳之间是空缺的。
从脉的名称上看,与《灵枢·经脉》相比,马王堆十一脉系统缺少手厥阴脉。但从两部脉书所记载的经脉循行看,手少阴经与后世的一致,手太阴脉则具有手太阴、手厥阴两条经脉的特点,如说“起于手掌”是手厥阴脉,而“上骨下廉,筋之上”,则是手太阴脉。事实上,无论是两部脉书还是《灵枢·经脉》,对手三阴经的描述,其中一部分都是在臂内两骨之间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手太阴肺经在“臂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扰侧腕屈肌腱)之上”;手少阴心经在“臂两骨之间,下骨上廉,筋(掌长肌腱)之下”。《灵枢·经脉》谓手厥阴心包经“行两筋之间”。
中医应用一、十一脉的病候
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每条脉的循行后面都有一组病候,共记载约78个病症,《阴阳十一脉灸经》的每条脉的病候则被分为两组,共记载147个病症。除去相互重出的名称外,两部脉书共记病症约200个左右。这些病症涉及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其中以各种疼痛为主的病症是记载最多的,又以躯体各部位的疼痛最多,也有少数内脏疼痛,如心痛、肝痛、肠痛、心与胠痛。
对比两部脉书所记载的病候,可以看出不仅仅病候数目有增长变化,而且病候的具体内容也有明显地修订或增补。如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足厥阴脉的病候为“(月坒)搔,多溺,嗜饮,足跗肿,疾痹”,而在《阴阳十一脉灸经》,该脉的病候却变为:“丈夫则(疒颓)疝,妇人则少腹肿,腰痛不可以仰,甚则嗌干,面疵,……热中,癃,偏疝,**,为五病”,除最后一个病候因缺文不能确认为何种病症外,其他所有病症均不相同。
二、十一脉病的诊断
《阴阳十一脉灸经》在叙述每条脉的病候时,第一组症候是从“是动则病”开始的,“是”为指示代词,指这条脉,“动”有动摇、不宁的意思,指脉的异常跳动,也就是说古人认为每条脉的病候是由于这条脉的异常跳动所致。判断脉跳动是否异常的方法就是“相脉”。根据《脉法》的记载,古人在施灸之前,必须要切按动脉,并且根据脉搏的变化诊察“有过之脉”。诊察脉象的部位和方法是:医者将左手手指放在患者足内踝上方5寸处的动脉应手处切按,同时将右手手指放在患者足内踝相水平的动脉应手处切按。通过对比两手脉象的差异诊断疾病。如一处脉充盈而另一处脉虚空,一处脉滑利而另一处脉滞涩,或一处脉宁静而另一处脉跳动不宁,都表明被诊察者患有疾病。另外,古人发现在人体体表可以触摸到的跳动的脉有3条,即骭少阴脉、臂太阴脉、臂少阴脉。这些脉在正常情况下应该跳动,即所谓“脉固有动者”,但如果跳动加快,也是病态。通过“相脉”可以诊查出与病症有关的脉,治疗上也就应该治疗发生变动的脉。
三、十一脉病的治疗原则
在马王堆古医书中,针对脉病的治疗原则共有3条。《脉法》云:“治病之法,视先发者而治之。数脉俱发者,则择其甚者而先治之。”这条原则是针对发病先后及严重程度制定的。也就是说治疗脉病的基本原则是治疗最早出现病症的脉,如果有数条脉同时出现异常,则首先治疗变动最严重的脉。第二、三条治则是针对病症的性质制定的,“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脉法》),以及“脉盈而虚之,虚而实之,静则待之”(《阴阳脉死候》)。这是后世“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最早描述。
四、十一脉病的治疗方法
针对十一脉病的治疗,《足臂十一脉灸经》在每条脉的循行与病候之后都提出了“诸病此物者,皆灸**脉”的施治原则。也就是说,当某一脉出现与其相应的病候时,就在该经脉上施灸治疗,并且灸法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五十二病方》在治疗“肠(疒颓)” (男子阴囊睾丸肿胀)时,就指出要“灸太阴、阳明”。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虽然没有指出具体的施治原则,但根据足少阴经脉病候后面所附的灸疗时应该配合饮食起居等事项,可以推断所采用的治疗手段也是灸法。
在《脉法》中,针对“气一上一下”的情况,提出要“当郄与肘之脉而砭之”。这是采用砭石刺破血管放血的方法,但没有提及具体的病症。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玲孺 - 副研究员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