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独叶一枝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独叶一枝花,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Hemipilia flabellata Bur.et Franch.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外伤出血。

别名雨流星草、肾子草、无柄一叶兰、扇叶舌喙兰、鸡肾参、独叶参、单肾草、一面锣、落地还阳、鸡蛋参、独叶一枝枪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肺经。

功效滋阴润肺,补虚,止血。

主治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外伤出血。

相关配伍1、乌须发:独叶一枝花同草果捣烂,晒干为末,合丸。每服一钱,以扁柏叶一钱同服。(《滇南本草》)

2、治中耳炎:(单肾草)鲜块根捣烂取汁滴耳。(《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撒。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28cm。块茎长椭圆形,长1.5-3.5cm。茎稍弯曲,基部仅有1叶,广心脏形,长2-10cm,大小变化很大,先端尖,基部心形或圆形,抱茎,全缘,上面绿色,具紫色斑点,背面紫色。花茎中部有2鳞片。总状花序长5-10cm,常具3-10朵花;花苞片披针形,短于子房;花中等大;萼片绿色,中萼片近卵形,长9-10mm,宽3.5-4mm,先端钝,侧萼片斜卵形,等长,宽5mm,先端钝;花瓣紫红色,阔卵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片,近急尖;唇瓣扇形,紫红色,长9-10mm,宽8-9mm,先端及边缘均具不整齐细锯齿,基部骤狭成短爪;距绿白色,长15-19mm,长于子房,渐尖,短口外具2枚胼胝体;子房细圆柱形,无毛。蒴果,种子小,多数。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2500-3200m的林下、林缘或石灰岩石缝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相关论述《滇南本草》:“独叶一枝花,此草生山中有水处(独叶似荷,小而绿),独梗(无杈),梗上有花,根有二子,服者延年轻身。”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建伟 - 教授,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