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正式投产运行前首先需要在曝气生物反应池中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即MLSS足够。同时,其质量也要足够好,即MLVSS要足够(MLVSS/MLSS比值应在0.7左右),以及培养出的活性污泥能适应所处理污水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前者,即培养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称活性污泥的培养;后者,即培养适应所处理污水水质的活性污泥称活性污泥的驯化。1
简介活性污泥处理法是利用人工强化培养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因此,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正式投产运行前首先需要在曝气生物反应池中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即MLSS足够。同时,其质量也要足够好,即MLVSS要足够(MLVSS/MLSS比值应在0.7左右),以及培养出的活性污泥能适应所处理污水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前者,即培养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称活性污泥的培养;后者,即培养适应所处理污水水质的活性污泥称活性污泥的驯化。根据培养与驯化两者的关系,通常将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分为:同步培驯法,即培养与驯化同时进行,城市污水厂启动时常采用这种培驯法;异步培驯法,即先培养足够数量的污泥,然后再逐步驯化已培养的活性污泥适应所处理的污水水质,工业废水处理站常采用这种方法;接种培驯法,是将已有的污水水质类似的污水厂活性污泥投入需启动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曝气生物反应池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这种培驯法只适用于小型污水厂,大型污水厂需接种量大,运输费用高,经济上不合算。1
培养方法活性污泥培养可采用下述方法:1
(1)间歇培养。将曝气生物反应池注漫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闷曝2~3d后,停止曝气,静沉1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1/5即可。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当污水的温度为15~20℃时,采用这种方法,经过15d左右即可使曝气生物反应池中的MLSS达到1000mg/L以上。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最初的回流比不要太大,可取25%,随着MLSS的增高,逐渐将回流比增至设计值。1
(2)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生物反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1d。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回流比取25%。至MLSS超过1000mg/L时,开始按设计流量进水,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1
(3)满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生物反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1d。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待污泥絮体形成后,开始回流,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1
微生物的演变活性污泥的生物相主体是细菌,培养初期出现大量的游离性细菌,随着培养过程的进程,这些细菌将依靠其胞外聚合物连接成“菌胶团”。在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中还会逐步出现一些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生物随活性污泥培养的进程会表现出明显的种群更迭,其规律大致是:小型游泳型、大型游泳型、匍匐型、固着型。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原生动物出现的顺序大致如图1所示。1
从图1可以看出,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出现不仅在种类上有更迭的规律,而且在个体数量上也很有规律,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的数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污泥培养到15~20d时,微型动物的数量最大。此时,纤毛虫数量占绝对优势。只有当曝气生物反应池内出现大量匍匐性、固着性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时,活性污泥絮体结构才稳定,水中游离细菌较少,有机物含量低,处理出水水质良好,过程已接近图1所示的高峰,可以认为活性污泥已经成熟,活性污泥培养驯化阶段完成。因此,钟虫、等枝虫等往往作为活性污泥是否已经完成的指示性生物。1
注意事项在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1
(1)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进水中增加营养。小型处理厂可投入足量的粪便,大型处理厂可让污水跨越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2)温度对培养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培养越快。因此,污水处理厂一般应避免在冬季培养污泥,但实际中也应视具体情况。如污水处理厂恰在冬季完工,具备培养条件,也可以开始培养,以便尽早发挥环境效益。如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在冬季利用1个月左右时间也成功地培养出了活性污泥。
(3)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池的1/2即可。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
(4)培养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生物相,并测量SV、MLSS等指标,以便根据情况对培养过程作随时调整。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郑国忠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