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穗花杉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穗花杉叶,中药名。为红豆杉科植物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Pilger的叶。分布于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毒蛇咬伤,湿疹。

入药部位叶。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主治毒蛇咬伤,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穗花杉,又名华西穗花杉、岩子柏。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m。树皮灰褐色或淡红褐色,裂成薄片状脱落。小枝斜伸或向上伸展,圆形或近方形;一年生小枝绿色,2-3年生枝绿黄色。叶条状披针形,直或微弯呈镰状,长3-11cm,宽6-11mm,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楔形或宽楔形,有极短的叶柄,边缘微向下弯,下面白色气孔带与绿色边带等宽或较窄。雄球花1-3(通常2)穗集生,长5-6.5cm,种子椭圆形,长2-2.5cm,径约1.3cm,成熟时假种皮鲜红色,柄长约1.3cm,扁四棱形。花期4月,种子10月成熟。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300-1100m地带的阴湿溪谷两旁或林内。分布于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剑宇 - 讲师,博士 - 承德医学院中药系中药药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