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根,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ZanthoxylumsimulansHance的根。分布于华东及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具有化瘀疗伤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胸腹疼痛,肢体麻木,毒蛇咬伤等。
入药部位根。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化瘀疗伤。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胸腹疼痛,肢体麻木,毒蛇咬伤等。
相关配伍治寒痧腹痛:野花椒根皮、牡丹枝嫩叶、辣蓼顶端嫩叶各15g,吴茱萸9g,共研细末。每次2-3g,温开水送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45g。
采集加工春至秋季剥根皮或树皮,晒干。
形态特性野花椒又名:大花椒,红花椒,野川椒,黄总管,小叶飞天蜈蚣,鸟不扑。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的锐刺,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无毛。叶有小叶5-15片;叶轴有狭窄的叶质边缘,腹面呈沟状凹陷;小叶对生,无柄或位于叶轴基部的有甚短的小叶柄,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5-4厘米,两侧略不对称,顶部急尖或短尖,常有凹口,油点多,干后半透明且常微凸起,间有窝状凹陷,叶面常有刚毛状细刺,中脉凹陷,叶缘有疏离而浅的钝裂齿。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毫米,淡黄绿色;雄花的雄蕊5-8(-10)枚,花丝及半圆形凸起的退化雌蕊均淡绿色,药隔顶端有1干后暗褐黑色的油点;雌花的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心皮2-3个,花柱斜向背弯。果红褐色,分果瓣基部变狭窄且略延长1-2毫米呈柄状,油点多,微凸起,单个分果瓣径约5毫米;种子长约4-4.5毫米。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灌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于华东及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
相关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积劳损伤,胸腹酸痛麻木。”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崔亚君 - 副教授,中药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