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非峰时电价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只允许在低负荷时间内用电的限定时段电价。电力管理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非高峰低负荷时间内用电的电价即非峰时电价。

特点非峰时电价是为了降低高峰负荷,调整电力系统负荷曲线形状。

(1)执行时机:非峰时电价是在电力系统高峰负荷不能满足供电需求时才起作用。

(2)对负荷曲线形状的作用:非峰时电价只在高峰负荷时起降低高峰负荷的作用,对于不同的用户都是降低高峰负荷时段的用电负荷。

(3)对用户所采取的措施:非峰时电价只要选择可以停止一部分用电负荷的用户,在高峰负荷不能满足供电要求时停电数小时,即不用安装峰谷电表,也不用采取特别的用电措施。

(4)推行的对象:峰谷分时电价推行的对象比较广泛,工业、商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大中小电力用户都可以采用;而非峰时电价主要推行对象则是大工业用户。所以前者参与的用户多,而后者参与的用户少;前者见效慢,而后者见效快。可停电力用于救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分时峰谷电价和非峰时电价都是必要的,前者用于电力系统负荷曲线的长期调整,后者重点在缺电时应用。1

实施模式非峰时电价有三种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1)模式一:由电力企业提供一个固定的“菜单”。如用户在约定的某一时段内(如每年夏季7、8、9三个月每天尖峰时段),停用一个固定数量的负荷,则电力企业可以在电费上给予某一固定折扣的优惠,以便用户选择是否参与这一方案。合理的优惠电价,以电力企业实施可停电力所“避免的成本”作为计算的基准,包括因实施“可停电力”而推迟兴建电厂的固定成本,以及节省的运行与燃料成本等。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不论是暂停时间、可停负荷数量或优惠折扣等都缺少弹性,而且停止用电的时间较长,方案的选择有限,因此效果不太明显。最大的缺点是:电力企业无法精确控制可停负荷的数量以及应付临时供电不足的困扰。

(2)模式二:将可停电力负荷的数量和电价优惠折扣不固定,由工业用户与电力企业个别协商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负荷数量与电力价格设计具有弹性,因此可以接纳更多的用户来提供可停负荷,以达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的。但是,这一模式虽然增加了用户的一些选择性,但电力企业仍然无法精确控制可停负荷的数量以及适应临时负荷不足的困扰。同时,用户暂停负荷的时间仍相当长。

(3)模式三:电力企业预先预测电力系统尖峰负荷的变化情况,当预期尖峰负荷即将超过系统供电能力时,电力企业依据实际需要,临时通知可停电力用户降低电力负荷。这样,电力企业除了可以做到电力需求侧管理以降低尖峰负荷外,也不会发生前两种模式出现的因设备闲置而减少的应有的电费收人。在工业用户方面可以保证电力使用上有较大的弹性,并缩短降低负荷的时间。在这种模式执行时,可停电用户不必固定停止负荷,因此可以吸收更多的用户参与。在这种模式下,可停负荷的数量、优惠折扣、通知时间都是可以变动的,在三种因素的互相影响下,可以组成多种方案。2

避峰错峰管理非峰时电价的实行有利于错峰和避峰用电。用电负荷错峰、避峰管理是做好电力供需平衡,实现合理、有序供用电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错峰、避峰主要采取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

行政手段主要是调整电力客户的生产班次、错开上下班时间、调整周休息日以及将用电设备检修安排在用电高峰季节或高峰时段。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和避峰电价直接激励电力客户控制和调整负荷需求。技术手段是指采用可以实现移峰填谷、明显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生产工艺、材料和设备,以及启动负荷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在负荷高峰时段实施可中断用电和短时限电。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建平 - 副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