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子楝树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子楝树叶,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子楝树Decaspermum gracilentum (Hance) Merr. et Perry的叶。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理气化湿,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湿滞脘腹胀痛,痢疾,湿疹,疥癣,脚气。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肝、心、大肠经。

功效理气化湿,解毒杀虫。

主治用于湿滞脘腹胀痛,痢疾,湿疹,疥癣,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服;或研末撒;或煎汤洗。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子楝树又名:甜茶木,桑枝采碎木。灌木至小乔木;嫩枝被灰褐色或灰色柔毛,纤细,有钝棱。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有时为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9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初时两面有柔毛,以后变无毛,上面干后变黑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有细小腺点,侧脉10-13对,不很明显,有时隐约可见;叶柄长4-6毫米。聚伞花序腋生,长约2厘米,有时为短小的圆锥状花序,总梗有紧贴柔毛;小苞片细小,锥状;花梗长3-8毫米,被毛;花白,3数,萼管被灰毛,萼片卵形,长1毫米,先端圆,有睫毛;花瓣倒卵形,长2-2.5毫米,外面有微毛;雄蕊比花瓣略短。浆果直径约4毫米,有柔毛,有种子3-5颗。花期3-5月。

生长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森林中。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相关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主治风湿,皮肤病,痢疾,又能杀虫,防腐。”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首颖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