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朱砂莲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朱砂莲,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四川朱砂莲AristolochiacinnabarinaC.Y.ChengetJ.L.Wu的块根。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痈疡肿毒,暑邪痧气,腹泻痢疾,胸腹疼痛,牙痛,喉痛,吐血,蛇伤。

别名辟虺雷、辟蛇雷、透水雷、辟水雷、雷见怕、牛血莲、躲蛇生、避蛇生。

入药部位块根。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痈疡肿毒,暑邪痧气,腹泻痢疾,胸腹疼痛,牙痛,喉痛,吐血,蛇伤。

相关配伍1、止牙痛:朱砂莲配成5%糊剂,置于龋齿髓腔内,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或用本品刮粉,用白酒吞服0.5-1g,每日1-2g。一般服药10-20min即生效。

2、治痈疖肿痛:朱砂莲磨粉用酒或醋调,直接涂于患处。{1-2方出自《四川中医》1985.(1):3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量可酌加;或研末,每次0.5-1g,每日2次。外用:适量,磨粉,酒或醋调涂。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采集加工移栽4年以上时采收为宜。6-7月挖起块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沙,蒸至透心(一般需10-25min),再晒干或烘干。

形态特征四川朱砂莲又名:斑叶朱砂莲。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无毛。根块状,呈不规则纺锤形,长达15cm或更长,直径达8cm,常2-3个相连,表皮有不规则皱纹,内面浅黄色或橙黄色。茎细长扭曲,具纵棱和粉霜。叶柄长4-15cm;叶片三角状心形,生于茎下部的叶常较大,长5-14cm,宽4-11cm,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具白色晕斑,下面脉隆起。花2-3朵组成短总状花序,偶单花腋生;小花梗细长,基部具叶状苞片l枚;花被黄绿色或暗紫色,基部球形,颈部窄缩并弯转,前部扩大并向一侧展开呈舌状,舌状体长卵形,先端圆钝或具小凸尖,有5条脉;管口具紫色斑块并疏生绒毛;雄蕊贴生于雌蕊周围,花药卵形;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基部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柱头乳突状,子房倒卵形,微具6棱。蒴果长椭圆球形,基部下延,连柄长6-7cm,黄绿色,具粉霜,熟后自果柄处6裂。种子三角状心形,扁平,一面隆起,另一面凹下,外表褐色,密被疣状突起。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50-1600m的石灰岩石上或山沟两旁灌丛中。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材性状块根呈不规则结节状,长6-18cm,直径3-8cm。表面棕黄色至棕红色,有不规则瘤状突起和深皱纹;外皮破裂处呈红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棕色或红棕色,习称“朱砂岔”,角质样。气微闷臭,味极苦。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

2、护肝作用。

相关论述《分类草药性》:“跌打损伤、痧气腹痛、牙痛、吐血之要药。”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首颖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