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苎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苎花,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的花。在我国河南、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具有清心除烦,凉血透疹之功效。用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入药部位花。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心、肺、胃经。

功效清心除烦,凉血透疹。

主治用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相关配伍治麻疹未透:苎麻花30g。水煎服。(《梧州地区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采集加工夏季花盛期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苎麻又名:野麻,野苎麻,天青地白,上青下白,家麻,绿麻,青麻,白麻。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近开展和贴伏的短糙毛。叶互生;叶片草质,通常圆卵形或宽卵形,少数卵形,长6-15厘米,宽4-11厘米,顶端骤尖,基部近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毡毛,侧脉约3对;叶柄长2.5-9.5厘米;托叶分生,钻状披针形,长7-11毫米,背面被毛。圆锥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为雌性,其下的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为雌性,长2-9厘米;雄团伞花序直径1-3毫米,有少数雄花;雌团伞花序直径0.5-2毫米,有多数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狭椭圆形,长约1.5毫米,合生至中部,顶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0.6毫米;退化雌蕊狭倒卵球形,长约0.7毫米,顶端有短柱头。雌花:花被椭圆形,长0.6-1毫米,顶端有2-3小齿,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状倒披针形,长0.8-1.2毫米;柱头丝形,长0.5-0.6毫米。瘦果近球形,长约0.6毫米,光滑,基部突缩成细柄。花期8-10月。

生长环境在我国河南、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

药材性状雄花序为圆锥花序,多干缩成条状,花小,淡黄色,花被片4,雄蕊4;雌花序簇成球形,淡绿黄色,花小,花被片4,紧抱子房,花柱1。质地柔软,气微香,味微辛,微苦。

相关论述《医林纂要》:“作茹,清心,利肠胃,散瘀。”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首颖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