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补气解晕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补气解晕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下。具有补气以生血之功效。主治妇人产后气虚血晕,症见妇人产后失血过多,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不安,渐至昏不知人,甚而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手撒眼闭口开,呼吸微弱,舌淡无苔,六脉微细欲绝或浮大而虚。

歌诀补气解晕治气虚,参芪归芥并姜需,从中气足能生血,心定神清耳目舒。

组成人参一两30g,生黄芪一两30g,当归一两(不酒洗)30g,黑芥穗三钱9g,姜炭一钱3g。

用法水煎服。一剂而晕止,二剂而心定,三剂而血生,四剂而血旺,再不晕矣。

功用补气以生血。

主治妇人产后气虚血晕。

方义本方用参、芪以补气,使气壮而生血也;用当归以补血,使血旺而养气也。气血两旺,而心自定矣。用荆芥炭引血归经,用姜炭以行瘀引阳,瘀血去而正血归,不必解晕而晕自解矣。

配伍特点补气为主,补血为次,再以引阳行瘀引血归经合之,故效果良佳。

运用本方所治血晕,乃因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脱而致。治宜大补元气,使七壮生血,气旺摄血。使用本方的辨证要点是: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倒,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可用治崩漏、贫血眩晕、低血压等属气血不足者。

加减化裁如兼手足厥逆者,加制附子、干姜以回阳救逆;如心悸、汗出过多者,加龙骨、牡蛎、五味子以敛阴止汗。

使用注意如因邪气内闭之神昏,不宜使用本方。

附注附方1 清魂散

组成:泽兰、人参各3g,荆芥穗30g,川芎15g。

功用:补气醒神,祛风和血。

主治:产后气血虚弱,又感风邪,忽昏晕不知人事。

出处:《产育宝庆集》

附方2 救晕至圣丹

组成:人参一两、当归二两、川芎一两、白术一两、熟地一两、黑干姜一两

主治:产后血晕,不省人事。

出处:《石室秘录》卷六

重要文献摘要程门雪:青主取《石室》二方之义,合而增减之,减去地、术、芎三味,而加黄芪也。以治气虚血晕,名补气解晕汤。评者谓此方不可加减,极有神效,二不知其所自,余无意得之。乃知其学有本源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123456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侯淑涓 - 博士后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