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轴(Qinling axis)是黄汲清(1945年)提出的华北地台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秦岭地轴位于长江流域东部北缘西段。东起南阳盆地西北缘,西延经秦岭入甘肃省天水附近,长约800公里,为东西向狭长条带状古老山脉。包括熊耳山、淆山、伏牛山和秦岭等山脉,是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简介秦岭地轴(Qinling axis)是呈近东西向大体沿秦岭山脉主脊延展,往东过南阳盆地后可与淮阳地盾相连接的二级构造单位。燕山运动时期,有较广泛的花岗岩体侵入,产生太白山及华山等高山或中山;同时沿其南、北缘发生深断裂,并与东秦岭褶皱带、豫西褶皱带及渭南地堑分界。为我国划分南北海侵界限的地障,寒武纪以后南北地层显著不同的分野。
前人认为是一个由古老变质岩系组成的长期隆起带,但是后来获得的资料表明,原先定为太古宙或古元古代的秦岭群、宽坪群、陶湾群,其主体部分却属于中、新元古代和古生代地层。所以,所谓秦岭地轴事实上是以逆冲系统为特征的整个秦岭造山带的根带。
地理位置秦岭地轴是华北地台南部边缘的二极构造单位之一。由其地理位置而言,是位于陕南、豫西一带。地轴西起宝璃附近,东至南襄盆地,呈东西延伸状,与内蒙地轴由遥遥相对。地轴南界沿太白山南麓至豫西上集一线以深断裂与秦岭地槽相接,北界大致沿陕南至豫西卢氏,鲁山一线,分别与华北地台之贺兰-六盘台褶带、鄂尔多斯台向斜、豫淮台褶带相连,北界东段亦为明显之深断裂,东端隔南襄盆地与淮阳地盾相望。
总的地势情况是西高东低,西部一般高度为1000-2000米,东部一般高度为400-1000米,区内有不少著名山峰,如西部太白山高达4000米,向东至豫西一带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等。一般山脉之走向与本区之主要构造线相一致近东西方向,成为汉水、渭河之分水岭。
划分秦岭地轴内部根据其大地构造发展历史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三极构造单位,它们彼此为东西向的深断裂所隔。三个三级单位是(由北往南):北秦岭元古代褶皱带、秦岭太古代褶皱带和南秦岭元古代褶皱带。1
地层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在秦岭地轴内普遍出露,可分太古界及元古界。太古界组成地轴复背斜之核部,元古界为其两翼。盖层很不发育,在地轴内断裂带中发育了中生代及新生代的陆相盆地堆积。岩层走向以及盆地走向皆与主构造线一致。1
太古界主要出露在太古代褶皱带,组成整个复背斜的核心。太古界是一套变质极深的复变质岩系,并有强烈的混合岩化现象。接其岩性不同可分上、中、下三套岩系。
界牌群:瘤状堇青石片岩系,夹薄层大理岩及角闪片岩。厚2000米左右。
雁岭沟群:含石墨大理岩系,夹片麻岩及少量角闪岩。厚800-1100米。
太华群:云母片麻岩系,含眼球状片麻岩、角闪片岩、二云母片岩,并夹含石墨大理岩。厚6000米左右。
由上可见,太古界主要为碎屑岩建造、复理石建造及一些火山岩建造所组成。
元古界主要分布于南、北两个元古代褶皱带中,且两地岩性也有差异。
北部:元古界称宽坪群又分为上、中、下三部:下部铁洞沟组为片状白云母石英片岩与石英岩之互层,中部宽坪粗,为长石阳起石片岩、硅化大理岩及炭质绢云母石英片岩,其底部为变质火山岩,上部为柘榴石云母片岩等;上部陶湾组为捐云母绿泥石大理岩,钙质片岩、夹炭质片岩、黑云母大理岩、角闪片岩等。总厚达5000--7000米。
南部:元古界以片岩为主,尚有钙质片岩、千枚岩、石英岩及砂质灰岩等,并具清楚的韵律。总厚10000米。 ‘
古生界仅在陕西附近具有零星出露之陆相二叠系与下伏地层呈明显之角度不整合接触。总厚150米左右。是一套陆相碎屑岩系,中夹薄层褐煤。
岩浆岩秦岭地轴区内岩浆活动频繁。
地轴区的花岗岩体绝大部分是复式岩体。如骡子坪、枣园、小黄柏岔等岩体,由中细粒斜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及伟晶状二长花岗岩组成,商南、灰池子岩体为中细粒斜长花岗岩,灰白色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肉红色钾长石化花岗岩组成,漂池花岗岩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白云母钠更长石化花岗岩组成,蟒岭花岗岩体为斜长花岗岩和钾长石化花岗岩组成。枣园和骡子坪花岗岩体中的中细粒片麻状斜长花岗岩属于元古代花岗岩。这些斜长花岗岩都具有片麻状构造,片麻理与围岩的片理方向一致,它被无片理的中细粒及伟晶状二长花岗岩穿插交代。二长花岗岩年龄为4.5亿年,片麻状斜长花岗岩可能属元古代。
片麻状斜长花岗岩都是沿层间侵入接触,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二长花岗岩沿断裂或早先岩体边缘侵入,形态受断裂控制。另外和伟晶状二长花岗岩伴生的伟晶岩,混合岩细脉,多沿一组和围岩片理斜交的破片理充填交代,说明伟晶状花岗岩等是在第二期区域热动力作用时形成,而和围岩片理方向一致的斜长花岗岩的片理应是第一次区域变质作用形成。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