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压电阻指与某一电路串联的导体的电阻,在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电路上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将能起分压的作用,一部分电压将降在分压电阻上,使该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减小。
概念分压电阻是指与某一电路串联的导体的电阻。分压电阻的阻值越大,分压作用越明显。在电流计线圈上串联一个高阻值的分压电阻,就能把电流计改装成伏特表,量度较大的电压。 分压电阻在电路中往往采用阻值较高,功率较大的捷比信功率电阻。如果是插件的,一般电源上会用到无感功率电阻捷比信TO-220电阻(几十到一百W),如果需要的功率较小可以用捷比信2W贴片电阻和3W贴片电阻作为分压电阻。分压电阻往往要求的都是无感值。
分压电阻的阻值越大,分压作用越明显。在电流计线圈上串联一个高阻值的分压电阻,就能把电流计改装成伏特表,量度较大的电压。
分压电阻在电路中往往采用阻值较高,功率较大的捷比信功率电阻。如果是插件的,一般电源上会用到无感功率电阻捷比信TO-220电阻(几十到一百W),如果需要的功率较小可以用捷比信2W贴片电阻和3W贴片电阻作为分压电阻。分压电阻往往要求的都是无感值。
含分压电阻的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对研究背景光折变空间孤子是指在光折变介质中无衍射地向前传播的光束。由于它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开关、光学集成、光互联及光计算等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因而成为近年来光折变非线性光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迄今为止,人们已经观测到了准稳态孤子、屏蔽孤子、光伏孤子和屏蔽-光伏孤子,同时还发现了耗散全息空间孤子。还提出了双光子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理论。
非相干耦合光折变空间孤子对是由 Christodoulides 等1最先提出来的。他们从理论上证明了偏振态和波长都相同的两束共线传播的互不相干光可在有外加电场的非光伏光折变晶体中形成空间孤子对,预言了非相干耦合屏蔽孤子对的存在。随后不久,Chen等在铌酸锶钡(SBN)光折变晶体中观测到了这种非相干耦合屏蔽孤子对。侯春风
等研究了有外加电场的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空间孤子的非相干耦合,预言了非相干耦合亮-亮、暗-暗、灰-灰及亮-暗屏蔽光伏孤子对的存在,同时对双光子光折变孤子的非相干耦合也进行了研究。刘劲松给出了稳态情况下光折变空间孤子的统一理论。研究考察加偏压回路中含分压电阻的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空间孤子的非相干耦合,将有无分压电阻的非相干耦合屏蔽孤子对、开路的非相干耦合光伏孤子对、有无分压电阻的闭路非相干耦合光伏孤子对、有无分压电阻的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孤子对都统一在本文的框架内。先前已报道的非相干耦合孤子对理论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从本文中得到。
理论分析如图 1 所示,光伏光折变晶体、分压电阻R和电压源Va串联构成闭合回路。光折变晶体光轴 c 沿x方向放置。如果光波的空间展宽远小于晶体宽度W,则有近似表达式:E0 = V0/W,其中E0和V0分别代表晶体电极间的电场强度和电压。
两束只在x方向衍射且偏振态和波长都相同的共线传播的互不相干光沿z轴射入光伏光折变晶体,光束偏振方向平行于x轴。按通常作法,两束入射光的光场可表示成慢变振幅形式。
研究结论建立了含分压电阻的非相干耦合光折变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对理论,当分压电阻、晶体外加电场和晶体的光伏场取不同值时可得到不同种类的非相干耦合孤子对,分别为:
1)当 0
2)当 g = 1,α ≠ 0 和 β ≠ 0 时,则退化为文献所讨论的无分压电阻的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孤子对;
3)当 0
4)当 g = 1,α = 0 和 β≠0 时,则得到文献报道的无分压电阻的非相干耦合屏蔽孤子对;
5)当 0
6)当 g = 1,α≠0 和 β = 0 时,则得到短路的非相干耦合光伏孤子对;
7)当 g = 0,α≠0 和 β = 0 时,则转化成非相干耦合开路光伏孤子对理论。所以研究建立的理论,可以统一描述以上不同情况下非相干耦合孤子对。2
静电除尘器整流变压器分压电阻损坏的处理高压静电除尘器简称ESP在除尘环保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ESP整流变压器(简称整流变)能否健康运行直接影响着除尘效率。湄洲湾火电厂自投产发电以来,ESP多台整流变因分压电阻板RI击穿而退出运行,严重影响除尘效率,为此,该厂技术人员对RI进行技术改造,现将改造经验介绍如下。
整流变及R1电阻介绍湄洲湾火电厂由5个电场组成,每个电场均配有4台美国公司生产整流变。整流变电气图见附图。整流变一次电压为400V,一次电流为245V,二次电压为64V,二次电流为900mA。附图中分压电阻R1阻值为100MΩ,由42个电阻串联组成,每个电阻阻值均为2.381MΩ。
存在问题分析两台机组共40台整流变,自2000年10月投产至2002年9月,仅因R1电阻损坏而退出运行的就有30台次(包括电厂在建设、调试期间由BECHTEL公司负责更换的2次共12台次),损坏率达75%。整流变吊芯检修发现,R1电阻损坏均是由于串联的42个电阻中符号为R42的电阻击穿所致。R1电阻损坏,采样回路无法采集到控制电压,自动电压调节器AVC程序就无法根据实际工况对输出进行调节,导致主电源开关跳闸。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电场在R1上分布不均匀,R42比较靠近二次输出电压,相对于其它电阻承受了较高的电压,更易引起击穿。由于R1是由R1、R2等串联组成,所以当R42击穿时,也就变成无穷大。附图中细虚线内的设备含R1电阻,完全密封浸在整流变本体内部。一旦R1损坏,就要吊芯处理,检修工作量不但很大,而且影响除尘效率,必须对R1电阻进行技术改造。
改进措施厂家告知同类型设备在国外运行无此故障,他们对此并无特别建议。通过了解,国内有些公司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就是由多个电阻组成的分压电阻,靠近高压侧的分阻易击穿,进而导致整个电阻阻值无穷大。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可用4个体积相对较大,每个阻值为25MΩ的电阻串联而成R1电阻。从理论上分析,改进后的R1电阻比改进前的长度要短,电场在R1上分布更趋均匀,且改进后的分阻耐电强度得到大大提高,不易损坏。自2002年9月开始,一旦R1损坏,我们就对其进行改造,共整改10台整流变。通过1年的运行,这10台整流变无一台是因R1损坏而退出运行,工作状态稳定,除尘效率高,不但减少了检修工作量,而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改造效果明显。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何星 - 副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