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湿疡,中医病名。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以肛门部皮肤起丘疹、瘙痒、渗液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又名肛门顽湿。西医称为肛门湿疹。本病若早期诊断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转为慢性者,病程一般较长,常延久不愈,反复发作。
名词解释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以肛门部皮肤起丘疹、瘙痒、渗液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临床特点,与西医病名肛门湿疹基本相同。
病机本病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如风盛则瘙痒不止,湿盛则糜烂流水,风湿互结,发为风湿疡。如日久湿邪凝滞,耗伤阴血,肌肤失养,则见皮厚如革,干枯皲裂,发为顽湿。总之,急性者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慢性者,则多为血虚风燥或脾虚所致。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根据皮损表现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疡:发病急,病程短,初起时肛门皮肤损害可有红斑、丘疹、渗出、糜烂、结痂、脱屑等。轻者微痒,重则瘙痒剧烈,难以忍受,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夜间增剧。
2.亚急性湿疡:由急性湿疡迁延不愈而来,病情较缓慢,水疱不多,渗液少,尚有红斑、丘疹、鳞屑、痂皮、糜烂等。
3.慢性湿疡: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疡日久不愈转变而成,肛门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弹性减弱或消失,伴有皲裂,颜色棕红或灰白色,皮损边界不清楚,瘙痒剧烈,病程较长,常久延不愈,反复发作。
病证鉴别肛肠痒:肛门皱襞肥厚,可见苔藓样变,可有放射状皲裂,多数无渗出,仅见干性抓痕及血痂。
相关检查诊断本病还可依据查血常规: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加。
辩证论治辩证要点病的辨证,当首辨虚实,细察正邪之盛衰。实证多以湿热为主,夹有风邪,舌苔腻,脉弦滑。虚证则多因血虚风燥,舌淡尖红,苔少,脉细数。其次当辨寒热,寒证渗液色清无味,病程缠绵,舌淡,苔水滑。热证渗液色黄味臭,发病急,舌红,苔黄。第三当辨瘙痒,瘙痒剧烈,皮损红肿,多为湿热;瘙痒日轻夜重,皮损结痂、鳞屑,多为血虚挟风。
治疗原则本证的治疗,当在辨清证之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采取清热利湿、养血润燥、健脾益气的方法。切记以胃气为本。
证治分类1.湿热下注证
主证:起病较急,皮损为潮红、肿胀、糜烂、滋水浸淫成片,结痂。伴有瘙痒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者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代表方:萆薢渗湿汤加减
常用药:萆薢、车前子、茯苓、莲子心、菖蒲、黄柏、丹参、白术、地肤子、龙胆草。
2.血虚风燥证
主证:皮损肥厚,呈苔藓样变,色索沉着,结痂脱屑等,或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养血润燥,清热祛风。
代表方:滋阴除湿汤加减。
常用药:制首乌、白术、车前草、泽泻、白鲜皮、桃仁、花粉、当归、蝉蜕、防风、丹皮、银柴胡、苦参、白蒺藜。
3.脾虚湿盛证
主证:肛周皮肤粗糙肥厚,伴有少量渗液,味腥而粘,皮肤表面因抓搔而产生抓痕和出血点,伴有鳞屑。口渴不思饮,大便不干或便溏、腹泻。舌淡,舌体胖,舌边伴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益气,燥湿祛风。
代表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常用药:苍白术、厚朴、陈皮、甘草、桂枝、泽泻、猪茯苓、党参、防己、篇蓄。
4.热毒壅证
主证:肛周皮肤红肿,痛不可按。皮损扩大,流脓流水。身热恶寒,头痛乏力,舌红,苔白根部黄厚,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
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防风、白正、当归尾、陈皮、赤白芍、乳香、没药、连翘、公英、生甘草。
其他疗法外治法(1)湿敷疗法:急性期用马齿苋、黄柏或苍术、黄柏、地榆、大黄、苦参煎水,冷却后湿敷。或用5%硼酸溶液湿敷。
(2)浸洗疗法:慢性期用苦参汤或蛇床子、苍耳子、荆芥、白藓皮、枯矾,煎水浸洗。
(3)敷贴疗法:用青黛膏或硼酸氧化锌软膏、肤轻松软膏,敷贴。亦可用青黛散外敷。
针灸法针刺取主穴:血海、三阴交、会阴。配穴:脾虚配足三里、关元;瘙痒甚配太溪、长强。采用平补平泻针法,每日1次。
转归预后本病若早期诊断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转为慢性者,病程一般较长,常延久不愈,反复发作。
预防调护避免再刺激:常见的刺激,外源的有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用药不当等。内源的有饮用浓茶、咖啡、酒类,或食用辣椒、鱼、虾、蟹、牛奶等。
文献摘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此证初起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1
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清泉 -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