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即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cute diffuse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是最常见、预后最好的一种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链球菌或其它细菌和病毒感染之后,又有感染后肾炎之称。本病多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较少。此型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毛细血管丛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所以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N)。
1.病理变化
肉眼观:双侧肾脏肿大,包膜紧张。肾表面充血颜色变红,故称大红肾。有时肾脏表面尚可见散在的小出血点,故又有蚤咬肾之称。切面见皮质增厚,髓纹模糊不清。
镜下观:
(1)肾小球的变化:①增生性变化:毛细血管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肿胀、增生,使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细胞数目显著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早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随着病变的发展,肿胀增生的细胞压迫和阻塞毛细血管,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造成肾小球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球囊上皮细胞一般无明显增生(图8-3)。
②基底膜变化:基底膜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察觉。电子显微镜下,见肾小球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之间有电子致密的物质沉积,呈驼峰状或小丘状,可见脏层上皮细胞的足突消失。免疫荧光法见基底膜表面有颗粒状荧光物沉积。③渗出性变化:一般在早期较明显,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和球囊腔内可有多少不等的炎细胞渗出,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时有少数嗜酸性粒细胞、纤维素渗出和红细胞漏出。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并可破裂出血,此时毛细血管腔内常有微血栓形成。
(2)肾小管的变化: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常引起所属肾小管缺血、缺氧,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混浊肿胀、玻璃样变性。管腔内可有红细胞、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蛋白性液体,这些成分可凝聚成不同的管型,如上皮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透明管型(白蛋白性液体凝集而成)、颗粒管型(由崩解的细胞颗粒聚集而成)等。
(3)肾脏间质的变化:可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及少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2.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常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具体表现为:
(1)尿的变化:由于肾小球增生性变化而使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球血流受阻,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无明显障碍,临床上可出现少尿或无尿。严重者可因含氮代谢产物潴留而引起氮质血症。肾炎时,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渗出到肾小球囊内,临床上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2)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常有轻度及中度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水肿的发生,主要是肾小球滤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引起的钠、水潴留。
(3)高血压: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患者可有高血压,其原因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钠、水潴留引起的血容量增多有关。也可能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阻塞造成肾脏缺血,肾素分泌增多,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高血压。血压显著升高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性脑病。
3.结局
(1)绝大多数病人,尤其是儿童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消失,病变消退,完全痊愈。
(2)少数病人(约1%~2%),病变持续不退,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3)极少数病人,病变严重,发展较快,可出现两种情况:①有明显的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大量新月体,可转化为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差;②在短期内死于急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与年龄和病因有一定关系。一般成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者预后较差,发生肾功能不全和转变为慢性肾炎者较多。由其它感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为慢性者,比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多,预后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