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认同(或称性别同一性)是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概念性别认同(或称性别同一性)是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儿童总是以确定的性别身份进入这个世界的。从他们一问世,父母便开始与特定性别相适应的特定方式来对待他们,如姓名、服饰、玩具,乃至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等。儿童从成人对他们的态度中开始接触到自身的性别问题,并且开始以某些外部标记来区别周围的男性和女性。有研究者报告,早在2岁时,儿童就开始懂得一些性别认同,他们能认同自己的照片,并且开始懂得性别意义不同的词和某些东西是属于哪一性别的(如领带是爸爸的,唇膏是妈妈的等)。2.5岁的儿童开始能回答关于性别的问题,并对图片上人物的性别作出认同,并把自己与图片上人物的性别进行认同。3岁左右儿童对性别的理解有所进步,但他们还不会利用性别类型的标记来选择与自己相应的性别。为了研究儿童进行性别认同的因素,汤普森和本特勒(Thompson & Bentler, 1971)向4~6岁的儿童和一组成人呈现一个性别特征不规则的裸体玩具娃娃,这个玩具娃娃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但有三个特征,即有女性的体型、女性的发型、男性生殖器。主试给被试两堆衣服,一堆是女装,另一堆是男装,让被试挑选合适的衣服给玩具娃娃穿上,以便“去参加晚会”或“去海滨”,还要儿童给玩具娃娃起个名字,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起名。研究发现,儿童利用玩具娃娃的头发长度作为决定性别的标准,不太注意生物性特征。在144个儿童中,只有14人提及玩具娃娃上身的特征,仅有24人提及生殖器,而成人则利用性征和第二性征作为决定玩具娃娃性别的因素。研究者还发现,在4~6岁,儿童利用生物性特点进行认同的能力没有多大改进。1
儿童把发型、服饰等作为区分性别的根据。当发型、服饰改变后,他们认为性别也就随之改变了,这是一种关于性别的不守恒。如同长度、体积、重量的守恒一样,性别守恒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在七岁前达到。性别守恒是随着其他种类的守恒而完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理解能力的增强有关。性别认同是在生物学基础上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性别认同,离不开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而儿童的性别认同又反过来影响着父母社会化的发展,因为儿童已经成为父母自身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因素,因此有人说,对于父母来说,有两个社会化的过程,一个是儿童的社会化,另一个是父母在成人社会化中的继续发展,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发展阶段科尔伯格把儿童性别守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性别标志。早期的学前儿童能正确标志自己以及他人的性别。但这时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是根据外部的、表面的特征,如头发长度、服饰等。将一个玩偶的服饰或发型改变后,儿童认为它的性别改变了。
第二阶段:性别固定。这时的儿童对性别的“守恒性”有了一定的理解,如知道男孩将来要长成男人,女孩将来会长成女人,但他们仍相信改变服饰、发型等就能导致性别转换。
第三阶段:性别一致性。幼儿园大班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始确信了性别的一致性,他们知道即使一个人“穿错了衣服”,也不会改变性别。
儿童获得性别守恒不仅与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关,也与他们对性别的知识有关。对3~5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有无关于生殖器的知识对区分性别具有显著作用。
意义性别认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人的性别认同与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是吻合的。因而,他们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安然地接受自身的性的特征。如果性别认同发生障碍,则不能平静地适应性和社会生活,严重的则会形成“异性癖”,即一个生物学上确定的男人或女人,却拒绝自己的性别,坚持认为自己是个异性,甚至不惜动用外科手术以达到目的。这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从心理学上讲,无一不与早期性别认同的障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