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直接教学模式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直接教学模式与我们平时接触的理论有本质的区别。直接教学模式不是建立在儿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儿童行为的变化和个体间的差异不是根据儿童发展,而是根据儿童学习加以解释。直接教育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在行为的方法中,强调的是控制学习者的哪些行为可以被测量和观察,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心理动力。

产生背景直接教学模式是建立在BE直接教学模式基础上的。BE直接教学模式是贝瑞特-恩格尔曼所设计的教育教案的简称。因此贝瑞特-恩格尔曼学校是直接教育模式的前身。而所谓的BE直接教学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是并不陌生的,我们所经历的教育大致是这个模式。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BE直接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一点信息,儿童即重复这个信息,教师提出有关这个信息的问题,儿童对教师的问题作出反应。如果回答错误,教师会加以纠正直至儿童回答正确答案。在这个模式中教师要能在每天的每一分钟使每个儿童得到最大量和最有效的学习,而且对于儿童可能出现的行为总是预先准备好和有目标的。1

基本原理在操作条件反射中,由每次食物的提供,小老鼠显示出期望中的行为,其过程称作操作行为制约作用。操作就是学习者有意的行为。因为强化是根据期望中的行为的表现而定的,这种决定过程称为后效操纵。为了更有效果,在期望行为出现之后的强化必须是立即、前后一贯而有规律的。例如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受到表扬,于是回答次数增加。

在某些学习的类型之中,经过后效操纵的训练已经出现很高的效果。把学习的工作分解成一小个一小个步骤,而且借着过程中的每一小步骤学习的强化,老师控制着期望行为并且增加期望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跟随着回馈,学习者会因为出现正确的行为而获得奖励。

基本内容直接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它是为五到八岁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小组教学是直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一个班级通常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7人。根据不同的水平,活动持续时间不同。此模式是依据部分的行为研究和有关如何达成有效训练的研究。把教学分成细小且又分离的部分,依序达成是非常有用的,直接的教学特征便是用短暂课堂时间结合练习,直到学习达到精熟。

直接教学模式是以行为训练为主。行为训练的重要概念就是塑造、模仿、练习、回馈和强化。

塑造:一开始老师确定学生学习的期望结果,把这一个课题分解成许多步骤,或是连续性的渐进动作,对于学得新的知识或技巧是必要的,当学生经由对期望技巧控制所必要的步骤而进行时,他们的行为经由强化逐渐地被塑造。

模仿:学习者借着目击与模仿如同模范般的老师,来获得知识与技巧,在一些情形下,学生模仿别人的行为比自己独立工作更有效率地学得技巧中信息或步骤的部分。

练习:在练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用组织与结构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每一步骤。错误应该被订正且正确的行为应该被强化,在这一个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这技巧的百分之85至90之后,然后他们在定期的指导下独立练习,直到他们能正确且完全独立地完成这一课题。

开始的练习应该是频繁、密集且有高度结构化。依据学习者的年龄而定,这些分节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改变,但是学生在这些授课时间内,应该要被引起动机且专心于此。由老师的监视来确定是否做的正确。

因为学习是需要精通的,练习的会期应该逐渐地更远的间隔,当你先前所熟练的学习一直不断地被练习,新的学习就可以被教导。例如,一个在钢琴学习音阶的学生,可能刚开始练习G大调,但应该定期地回去练C大调来加强学习。

回馈:回馈应该越明确越好,当强化是积极且频繁是最有效果的,消极的话语通常会妨碍表现。例如教师对学生说“那是一件愚蠢的事!”或“为什么你跟不上班上其他人?”等等,这样的批评且带有一定讽刺性的话语会刺激儿童,会让幼儿产生相反心理。当练习进行时,学生需要接受回馈,经由口头、或成绩,根据他们的表演给予回馈,一开始,老师提供连续的回馈或再教一遍,随着学习的进步,回馈的次数可以变的少一点。

强化:强化是要一直持续而不能间断的,也就是说,老师能随时作加强的动作或安排定期的补充及增强。在学习刚开始的阶段,学生有正向的响应或回答之后,老师应给予补充来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有些学习者在刚开始的阶段都会是正确的行为,但是他们需要鼓励才能持续往前。当学习进步的时候,应该要定期的强化。2

基本程序教学环节按照“讲一遍学习内容—幼儿重复-提一些问题—作一次小结”的顺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儿童之间通过游戏和比赛进行口语交互作用的活动,儿童也积极地参与活动,活动的速率可达每分钟十个反应。虽然教师可以很顺利地控制教学纪律,这样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幼儿不会过于兴奋,课堂氛围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但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提问偏于复习的内容,多为回忆型问题,只重视幼儿记住教师教了多少知识,不注重幼儿的接受与否,以至于幼儿根本就不感兴趣,只是一味的接受,不注重幼儿创造性自主性的发展。学生能跟随指示达到目标。

评价在一系列其它的模式中,直接的讲授模式是首先被提出来的,因为其中的步骤对于任何教学计划都是不可或缺的。戈芬认为,直接教学模式在当时的年代产生和发展,不仅仅只是能够生存的问题,而且是成功的它至少在六个方面改变了学前教育的视野。许多研究都表明,这种课程模式使得儿童在学业上获得了成功,并使一些儿童树立了自信。经过这种模式训练的儿童在进入学校以后,在读、写、算等方面都能达到较高水平。然而这种课程模式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所喝彩,而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所嘲笑。

这种模式在本质上忽略了儿童的发展,遏制了儿童个性、自主性、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即使儿童在小学低年级获得足够的优势,但是在小学高年级就不明显了。另外一点经过这种课程训练的儿童对学业有自信,但是对他们自己的能力却缺乏自信。他们经常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他们的教师或他们之外的其他因素,而将失败归于他们自己。但直接教学模式仍有作用,它可以提高效率,教学效果在学习后就有显现,教师更容易掌控活动过程,减少突发事件。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我们的态度可能更多是不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开始接触学前儿童理论的时候,每天受着儿童发展理论的熏陶的我们遇到遏制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都是持反对态度的。我们看别的幼儿园老师上的课后,总是会评价这个老师哪里做的好,那个老师哪里做的不好,而且我们评价的标准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是否限制了儿童,是否过多的控制儿童的行为。但是见习了三次以后,我们开始能够理解老师对儿童的控制,明白了直接教学模式在当前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下也有它的作用和优势。在幼儿园中,幼儿人数过多,而且个性、智力发展程度不同,不一定会像我们设想的那样做出反应,教师能力与精力有限,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违背儿童发展的理论,采用直接教学模式。不过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单一的采用这种模式。他们在教学中会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以读、写、算为主要内容而不是以读、写、算为核心内容。这样的改变是我们所需要的,所希望的。然而有些教学方法又太过追求创新而忽略了让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自然是不会独立存在和应用的,而应该是几种并用。教学模式是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出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发展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让幼儿通过体验,参与活动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