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卡根的气质分类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根受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启发,以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为研究儿童气质的指标,提出了儿童气质研究的新思路。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根受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启发,以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为研究儿童气质的指标,提出了儿童气质研究的新思路。卡根这样描述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儿童:在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物或情境的最初几分钟内,意识要对闯入的信息进行理解。这时个体处在“对不熟悉事物的不确定”心理状态。个体以不同的方式对不确定作出反应。面对陌生情境的最初10~15分钟内,有的儿童非常敏感,会中断他们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退回到熟人身边,或离开不熟悉事件发生的地点。如果这类敏感、退缩、胆怯是稳定的行为特征,那么这类儿童被称为行为抑制性儿童。另一类儿童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或人时,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没有明显改变,他们甚至可能会主动接近不熟悉事件。如果这类不怕生、善交往、主动接近陌生环境的行为稳定地发生,那么这类儿童则属于行为非抑制性儿童。行为抑制性儿童的主导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让、行为抑制,经常表现出高度情绪性和低度社交性的特点。行为非抑制性儿童表现为活泼愉快、无拘无束、精力旺盛、冲动性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把行为抑制性儿童称为胆小的孩子,把行为非抑制性儿童称为胆大的孩子。如果不熟悉事件是一种新事物或环境的改变,行为抑制性儿童就被称为敏感的孩子,行为非抑制性儿童则被称为适应的孩子。如果不熟悉的是一群人或一个人,行为抑制性儿童被称为害羞的孩子,行为非抑制性儿童则被称为好交往的孩子。卡根发现,4个月的婴儿中有20%对新异刺激容易表现不安,有40%对新异刺激表现坦然,还有30%要再大一些才表现出稳定的气质类型。

卡根在对儿童行为抑制性的纵向研究中发现,非抑制行为的保持好于抑制行为的保持。在儿童出生的21~31个月期间,由行为抑制性向行为非抑制性的转变比相反方向转变的人数要多。

卡根认为,气质是生物性因素,但它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神经系统活动特征随神经系统成熟过程有重组现象。儿童的行为具有受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表明,双亲是支配型的儿童表现得较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母亲过于严厉,孩子就会表现得幼稚、依赖、被动、胆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儿童对新异事件的抑制或探索反应一般都发生在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相互作用的背景中。当儿童处于一个新环境中,或面对一个陌生人时,母亲常会利用各种社会化策略去影响儿童的行为,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对陌生人作积极的反应。这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母亲的心理问题与儿童的行为抑制有关。易焦虑和抑郁的母亲,其子女的行为抑制性比例明显高于母亲正常组的儿童。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的母亲认为孩子的社会技能主要来自他们自身的社会经验,其次是观察学习。她们相信孩子能通过自我调整习得社会能力,因而她们很少使用支配式教育。如果孩子表现出社交退缩,这些母亲往往把行为原因归因于孩子暂时的内部状态,如疲劳,因而用更积极、更关心、更有信心的态度矫正孩子的退缩行为。而退缩型儿童的母亲习惯采用支配性方法教给孩子社会技能,把孩子的行为归因于儿童的天性,对孩子的退缩行为表现出生气、失望、难堪、内疚,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缺乏容忍和自控的能力。

在影响儿童气质的因素中,父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种种性别角色行为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此外,父亲对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有成就者一般与父亲的关系较密切;成就较低者与父亲的关系较疏远。孩子在校学习成绩、社会能力也与父子关系有关。父子关系比较冷淡的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成绩较低,在人际关系中有不安全感,自尊心较低,常表现为焦虑不安,不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儿童在婴儿期与父亲建立一种积极的亲密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

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具有文化差异。卡根的一项比较研究发现,华裔儿童在婴儿期和向儿童期过渡的期间,行为抑制性比白人儿童强烈。在实验中,华裔儿童的言语和笑都比白人儿童少。在与母亲分离时,华裔儿童哭得更厉害。在陌生情境中,华裔儿童接近母亲的时间比白人儿童长。华裔母亲认为自己孩子的最明显特征是胆小和害怕,而白人母亲更倾向于认为健谈、幽默感、主动表达情感是自己孩子的明显特征。在加工不熟悉的视觉、听觉信息时,华裔儿童的心率比白人儿童更稳定。

在另一项研究(Chen,et al.,1998)中发现,中国家长认为行为抑制是儿童个性的积极方面,而加拿大家长并不这么认为。中国儿童行为抑制的百分比远远高于加拿大儿童。研究者认为,文化信念支持或改变儿童的原始气质成分。总的说来,儿童的气质成分在文化和环境影响下,可能会有所变化。

婴儿的行为抑制性是遗传与环境经过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行为抑制性儿童所引发的父母反应方式与行为非抑制性儿童所引发的有所不同。父母对极端的抑制和非抑制儿童的忍受力不同,父母对儿童气质特征程度的知觉和父母的自我理想是否一致,都会影响父母与儿童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影响着气质,最终影响到儿童的行为特点。婴儿的气质类型早期形成后,对儿童的情绪类型和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婴儿气质对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