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假想观众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青少年可能持有这样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他们认为其他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假想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

假想观众与个人神话青少年期,个体在身体上、认知上和社会情感上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他们对于自己非常地关注,自我意识显著提高,他们似乎有这样的看法,即像他们自己关注自己那样,其他人也非常关注他们,而且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吻合。上个世纪 60 年代,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Elkind 把青少年这样一些特殊表现解释为认知发展中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他提出了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和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

专家们认为这样的心理特征影响了许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比如对自我意识的夸大感觉、对危险的过分轻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和对同伴压力的过度敏感等。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概念一直沿用下来,并被用来解释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概念界定在Elkind等人有关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理论建构中,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作为了自我中心的构成要素。所以这两个结构最初是作为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被提出的。这两个结构反映的思维模式对于青春期一些典型的情感和行为,如自我意识、对同伴群体准则的遵奉以及冒险行为等似乎具有特殊的解释能力。因此,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理念在青少年发展研究中成为长期被引用和探讨的概念。

青少年可能持有这样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他们认为其他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假想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从阿德勒学派的观点来看,假想观众代表了一个更宽泛的群体,青少年希望归属于这个群体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而一些个体心理学家认为,假想观众的观念反映了青少年渴望在同伴中显得重要的愿望。“青少年相信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关注和评价着,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对他评价不高时,他就会联想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而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感和归属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