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意归因偏差是指我们在情境不明确的状况下,会将对方的动机或意图视为有敌意的倾向,我们把这个称为敌意归因误差。敌意归因偏差是一种负性的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在良性的环境下或社会线索缺乏的模棱两可环境下,对他人的行为给予过度的敌意判断。
敌意归因偏差的研究现状敌意归因偏差是一种负性的归因方式,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高的敌意归因偏向,其与偏执症状明显相关。Combs 等研究指出,相对于正常人和没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具有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倾向于表现出敌意归因偏向,即他们倾向于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感知到威胁和敌意,这种敌意归因方式在模棱两可的环境下更为显著。
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odge在攻击行为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SIP) ,详细描述了认知过程是如何导致攻击行为的,提出了对社会线索的编码、解释、目标澄清、反映的评估、决策、行为实施等影响社会行为的加工阶段。
国外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高攻击性的儿童青少年会出现高敌意归因偏差,并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国外对特殊人群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即犯罪者具有敌意归因偏差。有调查显示,工读生对意图不明的伤害倾向于敌意性归因和攻击性反应,主动攻击的男童具有较多的敌意归因偏差。
归因对侵犯产生的过程一有重要的影响,假设你在图书馆前的小路上,突然一个冒失的家伙撞倒了你,并且对你破口大骂,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你会觉得他的行为是故意的。如果他在撞倒你之后,把你扶起来并对你道歉,如果他表现出真诚的歉意,你就不会变得很愤怒,也不会想寻找机会报复他。
我们对他人行为目的的归因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反应。然而,要识别他人行为的动机非常困难。姆门迪和奥滕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让被试观看两个人打斗者录像片段,并告诉一部分被试从打人者的角度观察,另一部分从被打者的角度观察。从被打者角度观察的被试更倾向做出侵犯者怀有恶意的解释 。
当我们的归因存在偏差的时候 ,通常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为是善意的,而是做出恶意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侵犯行为 。有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当男孩子的敌意归因误差倾向愈高时,他们愈有可能表现侵犯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