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雪下红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雪下红,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雪下红Ardisia villosa Roxb.的全株。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肿痛,痢疾,痈疮,咳血。

入药部位全株。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肿痛,痢疾,痈疮,咳血。

相关配伍治扭伤肿痛、久年积伤痛:鲜毛茎紫金牛藤茎15-30g。水煎调酒服;或用60-90g捣碎,浸酒2-3天,每次服1盏,每日2-3次。(《福建中草药》)

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采集加工秋、冬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雪下红,又名珊瑚树、医药师、卷毛紫金牛。直立灌木,高50-100厘米,稀达2-3米,具匍匐根茎;幼时几全株被灰褐色或锈色长柔毛或长硬毛,毛常卷曲,以后渐无毛。叶片坚纸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形,稀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微下延,长7-15厘米,宽2.5-5厘米,近全缘或由边缘腺点缢缩成波状细锯齿或圆齿,通常不明显,叶面除中脉外,几无毛,背面密被长硬毛或长柔毛,具腺点,以背面尤显,侧脉约15对,多少连成边缘脉,无规律或间断;叶柄长5-10毫米,被长柔毛。单或复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被锈色长柔毛,侧生或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15(-20)厘米,长者近顶端常有1-2片叶或退化叶;花梗长5-10毫米;花长5-8毫米,花萼仅基部连合,萼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舌形,顶端钝,与花瓣等长,丙面被毛,外面尤密,具密腺点;花瓣淡紫色或粉红色,稀白色,卵形至广披针形,顶端急尖,具腺点,无毛;雄蕊较花瓣略长或等长,子房卵珠形,几无毛或被微柔毛;胚珠5枚,1轮。果球形,直径5-7毫米,深红色或带黑色,具腺点,被毛。花期5-7月,果期2-5月。

生长环境生于疏林下或林下阴湿处。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根茎近圆柱形。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约4mm,表面有铁锈色长柔毛。叶互生,叶片椭圆状披针形,上面中脉处有毛,下面密被铁锈色长柔毛,两面密布腺点,全缘或有微波状圆齿,坚纸质。有时可见伞形花序。气弱,味苦、涩。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龚慕辛 -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