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双头笔石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双头笔石(Dicranograptus )是一类早已绝灭的海生群体动物,因形似描在岩石上的象形文字而得名,归入半索动物门笔石纲(Graptoli-thina)。根据笔石具复杂的茎系构造、表皮纺锤层和外皮层的存在等,与翼鳃类的杆壁虫非常相似,一般均认为它是半索动物门的一纲,也有人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门。保存为化石的是其硬壳。

笔石体最初都由一个圆锥形胎管生出。胎管出芽生出第一个胞管,许多胞管接连生长,排成一条,叫笔石枝,一个笔石体包含一个或多个笔石枝。

基本信息特征:笔石体始部双列、末部分叉成两个单列、上斜的笔石枝,外形呈“Y”字样,发育型式为“A”型,胎管为叉笔石式

分布及时代: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中、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早期。1

描述:笔石体瘦小,长20mm以上。双列部分短,长1.5~2.0mm,每侧有3个胎管。始端方圆形。单列部分的轴角为40°,单列笔石枝直,胎管为叉笔石式,膝上腹缘直,膝角清楚,口缘平直、内斜,口穴袋形,有时保存呈栅笔石式的方圆形,占笔石枝宽的1/2~1/3,5mm内有6~7个胎管。

产地及层位:广西桂林兴安,上奥陶统田岭口组Dicellograptussextans带。

形态特征双头笔石的胎管可分为原胎管和亚胎管两部分。原胎管向顶端变细,并延伸成纤细的线管,线管被笔石体所包裹则成中轴。亚胎管口部向下成为胎管刺,其口缘可延伸成为口刺。

胞管是组成笔石体的基本单位,是笔石虫体的住室,在外形上它与胎管相似,但是内部结构不同。其表皮由外皮层和纺锤层两层组成。纺锤层系由许多平行的半环条带叠置而成,背腹两侧交接成为犬牙交错的缝合线,其情况和亚胎管的构造相同。在树形笔石目中发现有3种胞管:即正胞管、副胞管和茎胞管。从前一代茎胞管的口部同时芽生出次一代的3个胞管,即一个正胞管、一个副胞管和一个茎胞管。正笔石目仅有一种胞管,即正胞管,通称胞管。这种胞管也可分为两部分,即始部的原胞管和末部的亚胞管。原胞管相当于茎胞管,亚胞管相当于正胞管。胞管开口的一面为笔石枝的腹侧,相对的一面为背侧。靠近笔石枝背部,许多胞管的始部(即原胞管)互相连贯串通的地方,称为共通沟。早奥陶世笔石的胞管,多是简单的直管状,但早奥陶世的中国笔石科胞管发生褶曲;在中、晚奥陶世的笔石胞管多向内侧(背侧)弯曲,叫内弯;在志留纪,笔石胞管多向外侧(腹侧)弯曲,叫外弯。正笔石类胞管的形状变化很大,可分为十几种胞管形状重要。1

笔石枝由胞管组成,其生长方向各有不同。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为准,可分为下垂式、下斜式、下曲式、平伸式、上斜式和攀合式。早奥陶世的笔石以非攀合式为主,而志留纪以后的笔石全部为攀合式。1

地理分布笔石的地理分布很广,几乎各大洲均有发现。中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区均已发现笔石。笔石在地史上的分布时期相当长,初见于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后期绝灭。中国从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均有笔石的描述或报道,特别是奥陶纪及志留纪的笔石最为丰富。由于各类笔石的生活方式不同,其分布情况也不一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态分异的结果。一般说来,树形笔石亚目的地理分布比较零星,地区性色彩浓厚,地质历程比较长(从寒武纪到石炭纪都有),地层意义不大。正笔石式树形笔石亚目,地理分布广,地质历程短,主要产于早奥陶世新厂期(特马豆克期),地层意义较大。腔笔石目、茎笔石目、甲壳笔石目和管笔石目发现的资料少,前三个目分布在欧洲奥陶纪,后一个目见于欧洲奥陶纪及志留纪和中国贵州的早奥陶世及四川的早志留世。正笔石目的地理分布最广,地质历程短,限于奥陶纪、志留纪及早泥盆世;其中无轴亚目(除个别分子可上延至早志留世外)仅限于奥陶纪;隐轴亚目限于早奥陶世宁国期及中奥陶世胡乐期;有轴亚目从早奥陶世宁国期至早泥盆世均有存在。由于正笔石是营漂浮生活的,因此它的地理分布相当广泛,加之这类笔石进化迅速,地质历程短,很多属种成为重要的“标准化石”,对划分和对比地层有重要意义。中国含笔石地层发育,笔石序列完整,从上寒武统到下泥盆统共建立了57个笔石带。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