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米-17直升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发展沿革

该机原型是苏联于60年代研制的米-8直升机,经过多次改型设计,采用大功率发动机,于1981年推出正式定名为米-17,外形与米-8直升机十分相似(仅仅是尾桨位不同,米-8尾桨在右、米-17尾桨在左),至今西方将两机绰号都称为“河马”。

该机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比较成熟,在国际直升机市场上,因其性价比较高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吸引了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大量向亚洲、南美洲、中东、东欧以及非洲等地区出口,总产量(含米-8直升机在内)达万架,俄罗斯本国军队装备约有3000架,其余大部分用于外销。

1991年经过考察、谈判,我国签订了首批引进24架喀山直升机工厂生产的米-17直升机合同。经过试用,表明该机适合在中国平原地区使用、运输效率高。米-17的飞行性能比不上“黑鹰”,后经改进基本满足西藏高原地区使用,主要部件工作寿命较短,但该机技术成熟、性价比很高,经济实用性好,机舱空间大、运载能力强。引进后很快形成战斗力、多次参加各种军事演习和紧急出动执行任务。1

2008年,印度空军动用13.4亿美元采购了80架米-17V-5直升机,随后在2012年12月以15.3亿美元的价格又订购了另外71架。第二批直升机中有12架系为印度准军事部队订购。

2015年7月,印度空军将再采购48架米-17V-5“河马”中型直升机,以补充其2008年以来已经采购的139架该款直升机队伍。2

技术特点米-17是在米-8的基础上发展的改进型,与米-8几乎相同,但米-17的尾桨在垂直安定面的左边,与米-14相同。从外表上看,米-17的发动机短舱较短,只是座舱前左侧舱门中点上方的进气口靠前了,重新设计了每侧喷管前的小喷嘴。米-17装两台TV3-117MT涡轮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为1454千瓦(1977轴马力)。与米-8相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两台发动机的输出是同步的,可自动保持旋翼的转速。若一台发动机功率有损失,则另一台发动机输出增加,自动补偿。若一台发动机停止工作时,另一台发动机功率输出增加到应急功率1640千瓦(2230轴马力),从而保持直升机继续飞行,辅助动力装置借压缩空气起动涡轮轴发动机。如果需要,发动机进气口可安装导流板,以避免在未预计的降落场地降落时吸入砂石、灰尘等外来物。座舱布局和有效载荷与米-8相比没有什么变化。米-17主要为客货运输型,可运输车辆、工程设施和各种货物,能载24名旅客或装12副担架。1

米-17为单旋翼带常规尾桨的空气动力布局,旋翼的5片桨叶和尾桨的3片桨叶均为金属材料制成,机体为金属半硬壳结构,机身上部装有两台TB3-117MT涡轮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为1545千瓦,机头前上方为两发动机防砂装置的进气孔,着陆装置为前三点式轮式起落架。1

驾驶舱内有正、副驾驶员及一名随机机务人员座椅,机舱内沿侧壁布置有24副可折叠座椅,座舱底板有可供系货物的系环。机舱左前方有一可抛放的滑动舱门,舱内有较大空间可架设担架,机身两侧下部装有外挂燃油箱,机舱尾部有一副能左、右打开的应急舱门,应急舱门打开后,可推出两条踏板,可供车辆或大型物资进出。1

性能数据旋翼直径:21.29米

尾桨直径:3.90米

旋翼尾桨中心距:12.661米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25.352米

机身长(不包括尾桨):18.424米

机宽:2.50米

机高(至旋翼桨毂顶部):4.757米

主轮距:4.510米

前主轮距:4.281米

客舱容积:23米3

空重(带设备):7100千克

机内:4000千克

外吊:3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11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

最大桨盘载荷:0.358千牛/米2(36.5公斤/米2)

乘员:27人

最大平飞速度(最大起飞重量):25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24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正常起飞重量):5000米

(最大起飞重量):3600米

悬停高度(无地效,正常起飞重量):1760米

航程(最大标准燃油,5%余油)

(正常起飞重量)495公里

(最大起飞重量)465公里

(带辅助油箱,正常起飞重量):950公里3

服役事件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出动的米-17机降突袭编队,进行低空突防,机降前直升机对地实施火力压制,发射出的猛烈火箭弹如像一片火海,扑向敌方前沿,表现出强烈的震撼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军事演练效果。

衍生型号米-17“河马”直升机是针对民用和出口市场对米-8“河马”改进而形成的后继机型,原型机采用基本的米-8机身结构和米-14的动力装置及气动系统,在1981年的巴黎航空展上首次亮相,1983年开始出口。米-17的生产在喀山直升机厂和乌兰乌德飞机厂进行。该机型共计交付了超过1100架。3

另外米-17还有多种改进及衍生型号:

米-17P“河马”K通信干扰机

1990年在匈牙利军队中见到2架。机上的天线阵比米-8“河马”K的有很大提高。大型32元阵装在每侧主起落架之后垂直分开的壁板上。4元阵装在尾梁两侧。机舱两侧喷口之下有大型雷达罩。

米-17-1VA“河马”H

1989年法国巴黎航展首次展出。该型在俄罗斯作为航空医院使用。内部有3副担架,一个手术台,各种手术和医疗设备,配备1名外科医生和3名护理人员的位置。该型装两台功率更大的TV3-117VM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678千瓦(2280轴马力),爬升率和悬停升限有所提高,但重量和性能没有什么变化。

米-17

米-17直升机的原始版本,即米-8MT的出口版本。

米-17-1M

适合高空行动的版本。

米-17-1V

武装版本,米-8MTV-1直升机的出口版本。

米-17-1VA

空中救护站版本。

米-17V

米-8MTV的出口型,为高海拔版本,换装了两台 TV3-117VM高海拔发动机,最大高度6000米。

米-17V-1

米-8MTV-1直升机的出口版本。装雷达的民用型号。

米-17V-2

米-8MTV-2直升机的出口版本。是米-8MTV-1的改进型号,容纳30人。

米-17V-3

米-8MTV-3直升机的出口版本。是米-8MTV-2发展的军用型号。

米-17V-5

米-8MTV-5的出口版本。军用运输型号。跳板式尾舱门替代了蚌壳式尾舱门。海豚式机头容纳雷达。2012年开始交付俄空军。

米-8MTKO

直升机的出口版本,夜战型号。

米-17P

出口版本,客运型号。

米-17PG

米-8MTG直升机的出口版本。

米-17PI

米-8MTI的出口版本。

米-17PP

米-8MTPB的出口版本。

米-17S

供VIP使用的版本。

米-17AE

出口给波兰使用的一种版本。

米-17 LPZS

供斯洛伐克使用的一种版本。

米-17Z-2 “Přehrada”

供捷克使用的一种版本。

米-18

对米-8和米-17进行修改后的一种版本。

米-19

直升机机载指挥所版本。

米-19R

直升机机载指挥所版本。

米-171

米-8AMT的出口版本,乌兰乌德生产。

米-171C

我国某直升机公司自行生产的米-171直升机的版本。

米-171Sh

米-8AMTSh直升机的出口版本。陆军突击型号。

米-172

根据米-8MTV-3发展出来的民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