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SAAB-17轰炸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研发历程

1938 年,ASJA(AB Svenska Järnvägsverkstädernas Aeroplanavdelning,瑞典铁路工厂飞机分部)向空军推荐了自己的方案,并希望得到一架验证机的定单,该机可以是加斯纳(Gassner)F-1 型,也可以是该公司于 1937 年开始研发的 L 10 型,然而瑞典空军已经订购了费斯勒的“鹳”式用于炮兵校射等任务,ASJA 的计划被浇上一头冷水。出于安抚目的,瑞典航空部还是订购了 2 架 L 10 并将它们称作 P 7(P 是 prov 的首字母,意为验证)。

ASJA(ABSvenskaJrnvgsverkstdernasAeroplanavdelning,瑞典铁路工厂飞机分部)向空军推荐了自己的方案,并希望得到一架验证机的定单,该机可以是加斯纳(Gassner)F-1型,也可以是该公司于1937年开始研发的L10型,然而瑞典空军已经订购了费斯勒的“鹳”式用于炮兵校射等任务,ASJA的计划被浇上一头冷水。出于安抚目的,瑞典航空部还是订购了2架L10并将它们称作P7(P是prov的首字母,意为验证)。

ASJA从美国聘请了40名工程技术人员,希望借此学习先进的航空技术理论,后来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人接到了回国的命令,其中最后一人(被戏称作最后的莫希干人)于1940年3月离开,尽管如此,ASJA还是掌握了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L10的设计工作主要由美国工程师完成,该机为全金属构造,采用埋头铆钉,其外形与“翠鸟”(Kingfisher)或者“䴙䴘”(Helldiver)有些神似,由于是被当作俯冲轰炸机设计的,为了增加机翼的结构强度,其主起落架被设计成向后折叠并附于翼下的形式,而不像通常那样收入机翼内部,起落架支柱装有整流罩以减低飞行阻力,设计者原以为大型起落架在放下时能够起空气刹车的作用,不过考虑到当时液压系统的水准,这仅仅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已,该机还可更换滑橇式起落架,到后来还出现过水机型号等。L10的座舱十分宽敞,机组除驾驶员外还有一名观察员兼无线电操作员,后者的座椅可以前后移动以方便其工作,机载武器为3挺7.9毫米机枪(机翼中2挺,座舱后部1挺)。

瑞典空军按照常规将L10的侦察型称作S15,将轰炸型称作B8,不过同一系列的飞机共用一个数字似乎更为合理,于是空军首开先例,赋予L10系列B17的新编号。B17的原型机于1942年春首飞,动力为1台布里斯托尔“水星”XII型880马力发动机(瑞典仿制的Ju86也曾装备),生产型飞机将使用1,065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SC3-G“双黄蜂”引擎,随着战争的爆发,瑞典向美国订购的包括“双黄蜂”引擎在内的大批物资被扣,同时由于出口限制,“双黄蜂”的生产许可证也被禁止卖给瑞典,B17只好换装SFA(SvenskaFlygmotorAB,瑞典航空发动机公司)仿制的“双黄蜂”,这种引擎被优先提供给B17A轰炸型使用,因为对于侦察型来说,980马力的布里斯托尔“水星”XXIV9缸星形就完全可以应付了。(SFA在战后购买了生产许可证,卸掉了生产盗版“双黄蜂”的黑锅)1

型号简介B 17A

1942 年末,“双黄蜂”的仿制品—1,065 马力的 STWC-3 已经达到实用标准,至 1944 年共有 132 架 B 17A 交付瑞典空军,它们在一线部队中服役到 1948 年,而作为拖靶机 B 17A 则在空军二线部队里呆到 1955 年。B 17A 由于坚固耐用、可靠性高而深受飞行员喜爱,瑞典的一些民间机构也曾购买过它们。B 17A 的机载武器为 3 挺 7.9 毫米机枪(机翼中 2 挺,座舱后部 1 挺),最大载弹量 500 公斤,一些经过后的飞机还可携带航空火箭弹。

B 17B

这种使用布里斯托尔“水星” XXIV 发动机的 B 17B 其实是最早投入量产的型号,按执行任务的不同又可划分为侦察型和轰炸型两种:

B 17B 轰炸型

1939 到 1942 年间共生产了 54 架,其中有 44 架在 1945 年被改装成侦察机。

B 17B I

俯冲轰炸机改型,在其机腹装有投弹机构以防炸弹下落时碰上螺旋桨,两侧机翼下也有炸弹挂点,该机配备有先进的萨博 M41 投弹瞄准仪。

B 17B II

轻型轰炸机,可利用机身弹舱和机翼外挂点携带炸弹。

B 17B 侦察型

于 1942 年进入部队服役,空军计划用 21 架 BL 型取代 S 6(Fokker C.VD/C.VE)陆基侦察机,用 38 架 BS 型取代 S 5(He-5“汉莎” )水上侦察机,这两种型号均配有观察窗和航空照相机。

S 17BL

S 17BL(L 指陆基型)在外表上和轰炸型没有明显区别,交付工作开始于 1942 年,到 1949 年为止共有 65 架 (其中 44 架由轰炸型改装而来)曾在空军服役。S 17BL 的机身涂装完全符合瑞典空军的相关标准:机身上部为橄榄绿,下部为浅蓝灰。

S 17BS

S 17BS(S 为 Sjö 的首字母,表示湖或海)为水机型号,一根大型支柱将每具浮筒连接到主翼内侧,外部平尾上装有小型垂直安定面。该型飞机的交付总数为 56 架(18 架由 BL 型改装),在一线部队里服役到 1949 年。BL 型一般被涂成深灰绿即所谓的“潜艇色”,为了执行侦察任务,该机还配有 1 部航空照相机。部分 S 17BS 在退役后被民间机构买走。

数据表

出口及军转民埃塞俄比亚

46 架 B 17A 曾于 1947-53 年出口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值得一书的是一些前瑞典空军人员也曾在该国空军中效力。

丹麦

1943 年,15 名丹麦流亡飞行员在瑞典组建了丹麦飞行队(The Danish Brigade),他们被允许参加瑞典空军组织的相关训练和演习。1945 年,15 架 B 17C 被租借给丹麦飞行队,同年 5 月 4 日,它们被涂上丹麦空军的识别标记,5 月 5 日,整装待发的丹麦飞行员呆在基地里等待起飞许可,但是瑞典政府希望把这批飞机卖给丹麦,不想让他们一走了之,结果丹麦人只好留了下来,欧战结束后的第七天,丹麦飞行员和技师们接到接到来自国内的指示,要求他们立刻乘坐火车归国,这是由于丹麦政府对购买过时的 B 17C 完全没有兴趣。

瑞典

奥斯特曼航空公司

2 架 S 17BS 水上飞机被出售给瑞典的奥斯特曼航空公司(Osterman Aero),并于 1949/50 年被注册为民用航空器,它们执行过各种各样的任务,例如把挪威卑尔根出产的鱼和贝类空运到斯德哥尔摩等等(这些货物一般被放置在经过改装的浮筒里)。

拖靶机

共有 19 架 B 17A 被租借给瑞典飞行服务公司(Svensk Flygtjänst AB)以及 AVIA 公司,这些飞机经过改装后将执行拖靶等辅助任务,尽管仍归瑞典空军所有,但已被注册为民用航空器且由私营公司使用,改装后的 B 17A 涂上了醒目的黄色,从 1951 年起为空军部队执行拖靶任务,至少有 5 架在 1959 年加装了电子对抗设备。

奥地利

1架用于拖靶的 B 17A 在 1957 年出口奥地利(先被卖给瑞典飞行服务公司,由后者将其出口,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出售军用物资的尴尬)。

芬兰

2架用于拖靶的 B 17A 在 1960 年被出售给芬兰。

现况

图中这架飞机在 1997 年被复原到堪飞状态,同年 6 月 11 日完成首次飞行。该机是由位于 Trollhättan 的工厂制造的,1943 年 7 月 27 日交付空军使用,装备驻 Såtenäs 的 F 7 航空联队第 2 中队,代号“蓝色约翰”(Blå Johan,蓝色是第 2 中队的识别色),该机在飞行 398 小时后于 1948 年结束了其作为轰炸机的服役生涯,随后它被瑞典飞行服务公司买下,作为拖靶机使用到 1957 年,这以后又被 Avia 公司买下,该机在 1968 年 6 月 30 日才真正退休,此时已累计飞行了 2,730 个小时,最后由瑞典空军博物馆将它收留。复原工作完全是志愿者们完成的,工期为 170 天(已经是惊人的速度了)。该机的机身保存良好,大多数机载设备都能正常工作而无需调整,少数部件需要更换,如 1 个螺旋桨上的轴承,幸运的是 Avia 公司在 1968 年捐赠该机时顺带捐赠了一些零部件,其中就有需要更换的轴承。机上电路的绝缘工作花费了较多时间,而重新制作覆盖控制面的布蒙皮也是十分辛苦的(能请到懂行的人现场指导实在是不小的运气),此外该机使用的轮胎和胶管一直没有着落,不过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些东西后来在加拿大和韩国等地被陆续找齐,大功告成的那天终于到来了,人们欣慰地发现:除了现代化的电台,复原后的 B 17 完全保持了本来的面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