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正式名称:后发座流星雨
活动时间:12月12日-1月23日
极大时间:12月19日
**极大流量(ZHR):**5
极大中心:赤经175度赤纬+25度
望远镜视场中心:赤经180°,赤纬+50°赤经165°,赤纬+20°(地方时3点以前),赤经195°,赤纬+10°赤经200°,赤纬+45°(地方时3点以后)(纬度>北纬20°)
后发座流星雨比其他的流星雨更难于辨认,因为早先的观测已经证实这个流星雨相当微弱,但却相当持久,从12月12日开始,可以维持到次年的1月23日,不仅被夹在双子座流星雨和象限仪座流星雨之间,还填补了一月份的象限仪座流星雨之后的一段空白,但极大期还未能确定是12月20日还是29日,因此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
该小流星雨在南半球机乎不能观测,而北半球的观测者则必须在寒冬中观测,才能对它更为了解。该流星雨的辐射点在子夜之际已经在地平线上适合观测的高度上,因此只要不受月光影响,观测的条件都不错。
对该流星雨辐射点的认定还有一些问题,在仔细审阅了来自单一测站的唯一一份录影资料之后,只能确定在大约15度的范围之内漂移,位置可能在后发座的下方,赤经=175°,赤纬=+25°之处,而早先(20世纪)观测的辐射点位置是赤经=185°,赤纬=+21°
观测综述后发座流星雨的发现归功于1952-1954年进行的哈佛流星计划。首次提到该流星群存在的,是麦克罗斯基(RichrdE.McCrosky)和坡森(AnnettePosen)。他们在1959年引用了6颗照相流星的数据指出1月13-23日有流星群活动。1973年,库克(AllanF.Cook)等用7颗照相流星指出12月12-17日,有一个名为小狮座流星雨的新群活动。他们也指出这和1月的后发座流星雨非常相似1。
两个相似的流星群是需要证实的,不走运的是17-29日恰巧没有记录。也就是说,暂时还是无法确定它们就是同一源。后来,克罗(GaryKronk)寻找了历史资料,发现了一些关于后发-小狮座流星雨的观测记录。最早到1878年,英国人的贝克浩斯(T.W.Backhouse)已经观测到了7颗群内流星。
1913年,这个流星群突然知名起来,原来是一个未确认和该流星群关系的彗星发现了。1912年12月30日,澳大利亚的业余天文学家劳(B.Lowe)在晨曦中追踪到这颗彗星,命名为1913I。1913年1月底,阿德来德天文台的克罗美林(A.C.D.Crommelin)和维耶夫(M.Viljev)根据发现者的观测各自独立计算了轨道,他们的计算结果几乎一样,但克罗美林的轨道倾角算错了。
直到1954年,惠普尔(FredL.Whipple)才指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计算了144颗照相流星的轨道之后,他发现流星群轨道和1913I“很相似”。惠普耳指出“如果未来这个流星雨得到更好的观测,我们就能发现关于劳彗星轨道得更多信息。”1959年,麦克罗斯基和坡森也提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经过克罗计算,人们发现后发座流星雨尘埃团的轨道周期平均值为72.4年,但也出现了27.3年和157.1年的极端。这些流星近日点和升交点的差异达到了0.1AU和13度。
目视观测成果有西澳流星组织的结果,但较少的数据使我们很难发现更多的信息。布哈贾(MichaelBuhagiar)进行了11年的观测并记录了20974颗流星,他给出了许多南半球流星雨的辐射点。据他的观测,后发座流星雨的活动时间是20-23日,21日极大,每小时流量约为2颗。伍德(JeffWood)等西澳流星组织的成员所观测的另一极大在1月6日,ZHR达6.44+-3.22。
轨道来自W1954,HS1958,H1959,HS1961,JW1961,MP1961,B1963和BK1967的23颗照相流星计算出如下轨道。
|| ||
同样也可以算出以下两组轨道。
|| ||
劳彗星(1913 I)的轨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