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就动机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是由成就需要所引起的。成就动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默里(h.a.marray ,1938)提出的“成就需要”的概念。默里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完成困难的任务”的驱力。在默里研究的基础上,麦克莱兰(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继续进行有关成就动机的实验研究,并于1953年合著《成就动机》一书。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目标的吸引力,其次是风险以及成败的主观概率,最后是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1
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性、学习任务选择以及学习成绩等均有重要影响。
在学习任务的选择上,高成就动机的学生积极地向中等难度的课题或任务挑战,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可能选择不恰当的任务,并经常变动所选择的任务。在对待学习的态度、坚持性上,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在面临失败的情况下,有耐心、有毅力、能坚持;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则会半途而废。一些研究(郭占基、周国韬等,1993)表明,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其学习进步快,成绩较好;相反,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无明显进步,成绩亦较差。美国心理学家洛厄尔(e.l.lowell)以成就动机强弱不同的两组大学生为被试,要求他们完成的任务是将一些打乱了的字母组合成普通的词。结果,成就动机强的组(19人)比成就动机弱的组(21人)取得更高的成绩。此后,美国和加拿大出现了许多以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成就动机训练。1
成就动机训练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1.意识化: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使学生注意到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
2.体验化:让学生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成败与感情上的联系,特别是体验为了取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行为策略,如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目标、不断了解不同目标的难度。达到目标的途径及自己的行为结果等。
3.概念化: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概念,如“成功”、“失败”、“目标”以及“成就动机”本身的含义。
4.练习:实际上是体验化与概念化两个阶段的重复,通过重复练习使学生不断加深体验和理解。
5.迁移:使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不过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学习场合,这一场合要具备自选目标、自己评价、并能体验成败的条件。
6.内化:取得成就的要求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可以自如地运用所学的行为策略。
很多研究证明,对成就动机进行训练是有效果的。它的直接效果表现为受过训练的学生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并能够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它的间接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成就动机训练对成就动机较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有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