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
地形雨,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地形雨因为发生在地形的阻挡作用当中而得名。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风的一面,故而这上面,就是迎风坡。而背风的一面,因为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再形成降水。1
特点空间分布地形雨常随着地形高度增高而增加。地形雨如不与对流雨或气旋雨结合,雨势一般不会很强。一般说来,山区的降水量往往多于邻近的平原地区,迎风坡的降水量多于背风坡。2
迎风坡
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是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背风坡
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相对而言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较少光热获得也较少,因此背风坡地区比较阴冷人们的居住分布和建筑等人文景观也较稀散。
降雨强度雨量在迎风坡的分布,先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递增,达到了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增高而递减。据观测,这个高度因地而异:印度尼西亚爪哇山地约为1 200米,美国加利福尼亚内达山约为1 500米,喜玛拉雅山为1 000—1 500米,阿尔卑斯山约为2 000米。另外,中国西南山地、江南丘陵地带的地形雨也很明显。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基本上都和地形雨有关。3
持续时间降水日数也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一般平均每上升100米,年雨日约增加 1.5~3.5日。但降水量随山体高度增加而增加有一个极限高度。根据秦岭周围若干气象站的资料统计,最大降水高度在1400米左右。3
区别1、对流雨
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使得低层空气上升,到了高空后,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就是对流雨。下对流雨之前常常会刮大风,并伴有雷电。
特点:降雨时间短、强度大。
2、锋面雨
暖气团和冷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就是锋面雨。
特点:降雨时间长、强度小
3、台风雨
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就是台风雨。
特点:台风登陆常产生暴雨。2
世界地形雨区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称为雨坡;背风坡降水量很少,成为干坡或
称为“雨影”地区。如挪威斯堪的纳维亚山地西坡迎风,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背风坡只有300毫米。又如,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迎风,降水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一到西侧就成为雨影地区,降水量减少到1000毫米左右。夏威夷群岛的
考爱岛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迎风坡的缘故,成为世界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而处于背风坡的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却为200~400毫米。
亚马逊盆地,刚果盆地,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等地的降水,地形雨也占有一定得因素。1
环境影响植被地形雨对所在地形区的贡献在于对迎风坡产生丰富的降水,从而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丰富的水源,往往导致迎风坡植被茂盛。由于有了丰富的水源保证,相当的动物资源也很多。比如,中国的长白山区,迎风坡的植被和动物情况与背风坡的情形完全是两个世界。
气候迎风坡上不同的海拔高度降水也有差异。山麓和山顶地带降水少些,因山麓地带气流抬升不够,成云致雨少些,山顶部分空气湿度已经大大降低,云雨少些,山体的中部降水最多。因而导致气候呈现出垂直变化。例如中国的长白山地南侧山坡从山脚到山顶呈现温带到寒带的景观过渡情形,就与地形雨的垂直影响有关。
天气由于湿润气流的浸润性质属性,导致迎风坡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背风坡的小。因迎风坡多云雾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升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降低。背风坡反之。
社会迎风坡由于降水,气温等自然条件优越,因而人口、城镇分布密些,经济发达些。背风坡正好呈现相反的情形,因为背风坡相对干燥,植被较少,更为严重的情形是典型的荒漠区,无法适应和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背风坡相对比较荒凉。另外,如果地形区是海岛山,则略有不同了。因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难成云致雨,降水少。同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且大气干燥,蒸发强。正好是海滨盐场的良好地方。同时背风坡海岸还可以作为海上船只的避风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