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物候日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分类

群体的物候日分有三种:

(1) 物候始日,即群体中首次出现某一物候相的年、月、日:

(2) 物候盛日,即群体中某一物候相最盛出现的年、月、日:

(3) 物候终日,即群体中某一物候相不再出现的年、月、日。

记载物候日需把年、月和日期都加记载。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同一物候相的出现月日也会不同。亦有将物候日称为“候应日”。1

变化规律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高,植物物候日期在春季后延,在秋季则提前,这些日期的改变常常是有规律的;物候日期随经度的改变则主要表现为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而发生有规律改变。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北美洲温带地区每向北移动1 °,向东移动5 °或上升400英尺,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迟4天;在秋天则相反,即向北移动1°,向东移5°,向上推进400英尺,都要提早4天。这就是著名的霍普金斯物候期定律。然而,由于温度受纬度、地形、大气环流和洋流等的影响很大,不同大陆上的物候变化差异很大。霍普金斯的这个定律仅限于北美洲,不同地区在应用这个基本思想时需修正。多年的物候还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目前发现与太阳黑子有关。2

表示方法各类对象的物候日期可在物候图上用等值线法表示。物候图是表示农作物和果树生长的季节变化过程的地图。包括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的作物的播种、分蘖、拔节、抽穗、灌浆、成熟的平均日期,桃、李、杏、梨、苹果等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果熟的日期,以综合反映光照、气温、水分以及土壤条件的变化和差异。对研究气候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3

物候观测物候观测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现象出现时日的观测。农作物的生育期观测是农业气象物候观测的主要内容之一。该项观测是农业气象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资料。物候观测的首要任务是确认物候相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才记录物候日和物候期。1

观测项目主要有:(1) 物候相观测,是观测动植物群体有否出现候应现象(如动物的砸化、换毛、洄游等,植物的出芽、拔节、开花等);(2) 物候日观测,是观测动植物群体物候相出现的日期,有物候始日、盛日、终日等;(3) 物候期观测,是观测动植物群体某一物候相持续的时段(自始日经盛日到终日)。将动植物观测与其生长发育期内天气、气候变化的资料,结合动植物的种类和品种差异一并研究,可分析物候日和物候期反常的原因。1

与物候期的区别物候期是指群体的某一物候相,从物候始日到物候终日的持续时间。始日到终日的总日数为该物候期的日数。不同地点不同年份,同一物候相的物候期长短不同。物候期不是物候日期的简称,将它们等同起来,会混淆“物候期”与“物候日”两个不同概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