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新精神分析理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新精神分析学派中三个主要派别即自我心理学派、客体关系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自我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生命第一年的心理发展学说斯皮茨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一名重要代表 人 物。勒 内·A·斯 皮 茨 (RenéA.Spitz,1887-1974) 是奥地利的闻名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的理论首要针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尤其是一岁之内的婴儿,强化了自我心理学对前语言阶段婴儿的研究。

斯皮茨指出,婴儿内部发生的这些变化会从外部行为中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心理指征(indicators)。在生命的第一年,最明显的三个指征即是 3 个月的微笑反映、8 个月的焦虑和摇头动作,它们都显示着婴儿心理的发展。斯皮茨赋予了这三个指征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论就是以这三个指征为起点,探讨了自我的整合、客体关系的发展和情感反映的累积。总之,斯皮茨建立了一个以时间和指征为特色的横轴,列出从心理组织者和客体关系所经过的发展阶段。

婴儿在3 个月时的微笑反映标志着第一个心理组织者的建立和前客体的形成;8 个月的焦虑标志着第二个心理组织者的建立和客体关系的真正形成;15个月大左右的摇头动作标志着第三个心理组织者的建立和客体关系的继续发展。但是,斯皮茨仅只从微笑反映、8 个月的焦虑和摇头动作这三种征象中就建构出婴儿生命第一年的发展历程,有过于概括、以点带面之嫌。斯皮茨的理论首要是研究从出生到一两岁的婴儿。这一点既然斯皮茨的理论特色,也是他的不足之处。研究对象的相对于集中要得斯皮茨的理论深度有余而广度不足。毕竟心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生命的第一年尽管十分重要,但其实不是全部。所以,从全面性的角度来看,斯皮茨的理论是存在缺陷的。2

生命前三年的心理发展理论玛勒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开始职业生涯的。她认为,母婴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闭合的系统发生纽带,这一纽带是一种独特的、不仅局限于语言上的情感表达纽带。母亲的潜意识和婴儿器官接收之间的方式就是母婴交流的方式。玛勒从开始治疗精神病儿童时起,一直到她最终建立分离—个体化理论,都始终关注在母亲照料下的正常儿童是如何获得分离与实体感的。

玛勒的早期论文与她后来成熟的心理发展理论与病理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她认为:“儿童逐渐意识到一种力量的消失,不仅丢失了基本满足感,还失去了万能幻想。用强烈的情感语言交流无济于事。儿童在 2 到 3 岁的情感爆发阶段,试图维持他所熟悉的古老的幻想,受到与父母和谐相处的强烈的快乐情感所支配。这个尝试一旦失败,就会处于爱的客体丢失的失败与阉割焦虑之中。直接的情感攻击失败,儿童就会试图寻找进入伊甸园的其他入口……。”这与儿童学步、用感觉获得对外部世界的印象知识、试探现实等是同步的。儿童与父母分享发现,试图与他们形成共同点。由母亲照料的子宫外生活替代了后子宫内生活。与母亲的和谐相处使得占主导地位的本体感受器意识转移成为不断增加的对外部的意识。在婴儿力比多从胎儿自恋时期转为原始身体自恋阶段的过程中,对母亲的身体幻想具有重要作用。

整合性自我发展理论艾迪斯·雅可布森 ( Edith Jacobson,1897-1978) 是整合性自我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从未分化、未成熟的形式向分化、明显区分的形式前进。伊底和自我随着发展而分化,本能驱力分化为力比多和攻击,早期融合的自体—客体表象分化为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

雅可布森借鉴弗洛伊德、斯皮茨、玛勒、埃里克森等人的理论,将个体心理发展明确划分为:婴儿早期、前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和青春期五个阶段。2

人格生命周期发展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1907-1979) 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其发展顺序按渐成的固定顺序 (即有机体的成熟程度)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化。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成功的解决,反之是一种不成功的解决。2

成功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和对环境的适应;不成功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在有关精神分析人格发展理论中,埃里克森的理论更具实质性的进展。首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而是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教育的作用。这无疑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大进步。其次,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三个成人期的新阶段,把发展界定为终身的任务,还将弗洛伊德的每一阶段的内涵扩大,给出了新的解释。再次,埃里克森在对各阶段相互关系的解释上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想。总之,埃里克森的理论较以往的发展理论更全面、更丰富,把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

客体关系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梅兰妮·克莱因 (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克莱因的工作成为弗洛伊德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过渡的一座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又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客体的看法。

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3

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的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这种对本能驱力和客体关系两方面的强调与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观点显著不同。在人格的结构问题上,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她认为自我在婴儿出生时即已存在,超我也是早在生命之初就被建立起来。她强调最初的婴儿内部幻想世界的重要性,这是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和敌意的危险和焦虑的幻想世界,它来自于婴儿自己的死的本能。2

婴儿通过不断地运用投射、内射、分裂等机制去控制强烈的需求、恐惧和焦虑,使自己感到安全,并建立客体关系。她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儿童心理发展,用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克莱因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既具有创新性一面,但同时又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成分,因而是一种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并启示了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2

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费尔贝恩(W.R.D.Fairbairn,1889-1964) 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费尔贝恩提出了一个纯粹性客体关系模型,认为人是被寻求客体所驱动,完全否认弗洛伊德的人被本能驱力所驱动的假定。

他认为人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本倾向,吸吮拇指的儿童不是要获得来自口腔的快感,而是用拇指作为代替物,替代缺乏或不能满足的客体关系。客体不仅仅是内部的人物或心理的表象,而且是心理活动的机能。

他认为自我有自己的能量,是建立关系的内驱力,这就排除了本我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自我的涵义,并通过自我的多重亚结构理论重塑了自我理论。2

过渡客体学说唐纳德·温尼科特 (Donald Winncott,1896-1971) 是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师和儿科医生,他曾对近 6 万对母婴进行了咨询,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儿童发展理论,其中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过渡客体”的概念。

温尼科特认为,过渡客体是儿童的第一个“非我”所有物。婴儿在主观全能感中以为是自己创造了欲望的客体,如乳房,并相信能完全控制它。在根据客观现实组织的体验中,婴儿发现自己必须去找出欲望的客体,并敏感地觉察到与客体的分离和不同,感到缺少对它的控制。过渡性客体被体验为既非主观创造可控的,也非可发现和分离的,而是在这两者之间。

从对婴儿行为的研究中,温尼科特认为客体是母亲乳房 (儿童在环境中接触到的最初及最重要的客体) 的替代物。既不是内部客体也不是主观客体,也不仅仅是外部客体,它存在于一个中间领域,既有客体的外在现实 (母亲乳房),又有儿童自己的主观性。这一中间地带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并不排斥任何一方。虽然外部客体代表着所有的母亲养育的成分,但它也表示婴儿创造他所需要的东西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过渡客体是婴儿的第一个所有物:它确实属于他,因为他创造了它。温尼科特在论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时,提出了连续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多数是交织在一起的三个发展阶段:儿童对客体 (主要指母亲,或像母亲的照顾者) 的绝对依赖阶段;儿童对客体的相对依赖阶段;以及朝向独立阶段。2

在绝对依赖阶段,儿童与母亲密不可分,在相对依赖阶段,儿童需要母亲也需要过渡客体。这些过渡客体在某一时刻起到了替代母亲的作用。在儿童发展的相对依赖阶段,过渡客体是必须的,是他们情感上的需要。诸如,儿童对玩具熊的爱恋,蹭被子边,磨袖口的行为,等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对儿童成长是必须的、有积极作用的。2

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克恩伯格 (Kemberg,O.F. 1928—) 是一位仍健在的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当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曾于 20 世纪90 年代出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在理论和治疗实践上对精神分析的发展都有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他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以真正整合和综合的方式,把传统的驱力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模型与克莱因(Klein,M)、费尔贝恩 (Fairbain,W.R.D.) 的客体关系理论、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观,特别是雅可布森 (Jacobson,E) 关于早期认同的病理形式的观点综合在一起;二是利用整合的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边缘人格组织的病理机制。

大多数学者认为,克恩伯格在第二个目标上获得了相当成功;但学者们对他的第一个目标的评价有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尽管克恩伯格著作中的语言技术色彩浓厚,使他成为当代精神分析学家中难以理解的群体中的一位,但他的理论基本框架的内涵却始终是连贯一致的,一旦得以掌握,将会给我们提供一副理解各个领域的人类经验所必需的概念地图。

克恩伯格的贡献只有在他对弗洛伊德、雅可布森、马勒和克莱因等人提出的三种明显不同的人类经验的发展观所进行的不同层次的综合的情形中才可以被正确地理解”。克恩伯格反对将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完全分立的倾向,认为没有驱力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是不可能解释严重人格障碍的。4他坚持不懈地试图把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整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整合性客体关系模式。他使用弗洛伊德的术语,却认为客体先于内驱力,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心。

生命最初是没有人格结构的分化的,感知和记忆是初级资源,凭借着感知和记忆,婴儿内化客体关系,成为自我的前体,一直到了俄狄浦斯期,压抑的防御机制才把本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本我才开始存在,同时超我作为一个独立心理结构也出现了。

也就是说,克恩伯格认为自我是从人际关系的内化中构筑和组织起来的,并且自我先于本我,这与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本我先于自我的观点相反。克恩伯格这一观点的变化主要是为了强调自我功能和通过自我功能建立起来的客体关系。2

社会文化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文化神经症理论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她的研究围绕神经症的病理学展开。霍妮认为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社会文化的矛盾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产生神经症的决定性因素,即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不在于生物本能。

因缺乏安全感产生基本焦虑,为了解除焦虑而产生神经症需要,神经症需要决定了神经症人格:顺从型、攻击型或退缩型,并使自我陷人真实自体、理想自体和现实自体之间的冲突之中。

为了解决内心冲突,又发展出自谦、夸张和放弃三种策略,由于强迫性地使用其中一种又陷入新的焦虑和冲突之中,进而导致恶性循环。霍妮认为,神经症是由紊乱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神经症行为的萌芽起源于早期的亲子关系。儿童期有两种基本需要,即安全 (safety) 和满足(satisfaction)。儿童的这两种需要要得到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但父母对待儿童的需要则有两种类型: (1) 给儿童以真正的爱和温暖,满足其安全需要; (2) 对儿童冷漠,厌恶甚至憎恨儿童,使儿童的安全需要受挫。在前一种情况下,儿童正常发展;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会引起神经症。

因此,霍妮认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决定人格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按照霍妮的观点,神经症源于儿童与父母的相互关系。如果儿童真正得到父母的慈爱与家庭的温暖,就会感到安全,人格就正常发展。如果他从小就没有享受父母的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对父母抱有敌意,这种态度最后又泛化到周围的所有事物和人身上,进而转变为基本焦虑。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2

人际关系的自我发展理论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也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心理学理论被称为人际理论 (或人际关系理论)。

他有两大贡献:①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际关系的失调,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②提出了自我系统概念,主张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模式。2

沙利文特别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将人际关系作为其全部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人际关系寻找精神疾病的根源,是精神分析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他用人际关系的理念解释人格发展与心理异常,使传统精神分析的重心从个体转向个体之间,从专注于个体内部的冲突转向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与环境(人际情境)的交互作用,冲击了传统精神分析对人格和自我的发展观,突出人际关系的中心地位,把个体的自我和心理的发展置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之中。

因此,他认为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只有通过人际关系才能解释和理解。5

沙利文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和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人格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表现出来;没有社会上其他人的影响,人格是不存在的。他提出重要他人的概念,用来说明影响人格发展的人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能是记忆、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沙利文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最初源于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感,造成紧张的原因是生理需要 (对食物、空气、水和性等的需要)和社会不安全感 (主要为人际焦虑)。婴儿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获得安全感,就必须和母亲建立最初的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母—婴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婴儿生理需要的满足和安全感的获得,都有赖于母亲的行为和态度,而婴儿对母亲的行为态度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母亲在满足婴儿需要时行为粗暴或流露出紧张、愤怒和不愉快,那么婴儿就会感觉到这些情绪,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焦虑影响其生理需要的满足,影响母—婴之间的正常关系,而婴儿却无力回避或摆脱它,这种焦虑会在儿童以后的成长中进一步扩散,影响个体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的发展。在沙利文看来,生理需要的满足是人格发展的基础,而出现较晚的、更复杂的安全感的需要,则是重要的人格发展动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