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性别角色社会化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历史

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M.米德曾对新几内亚的 3个原始部落的人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写出了《3个原始群落中的性别和性格》(1935)一书。她详细比较了这三个部落中男女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性格特点,得出结论说,男女的个性特征与他(她)们具有的生理特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形成的。

区别也有些学者认为男女角色生来就有差异,如女孩的语言表达力较强,男孩的运算能力发展得更快,男孩更具有侵略性等。

在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在农业社会,则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妇女受到礼教的约束,活动大多限制在家庭内,男性则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自由,人们广为称道的是“贤妻良母”和“男儿志在四方”的行为模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妇女从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脱出来,参与较多的社会活动。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是男性应有事业心、进取心和独立性,行为粗犷豪爽、敢于竞争,即具有“男性气质”;女性则应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对人温柔体贴、举止文雅娴静,即具有“女性气质”。1

影响因素性别角色社会化中的性别角色信息主要来源于:文化、父母亲、同伴交往、学校教育以及大众媒体、国家与社会的期望等。

文化文化是一个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法律、艺术、枫树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不同社会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不同。当人们被置于各种文化体制和结构中,任何个人都是由不同话语所赋予的主体位置的集合体。这就使得人们在不同的社区或文化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性别身份,当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假设和目标在人们内心碰撞并塑造着人们时,紧张状况就会产生,从而带来有关性别的角色冲突、失败与调试。这就有可能导致男女性性别角色的社会化。2

家庭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始于家庭中。其机制是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和模仿。实际上,至怀孕期间开始,父母常常推测胎儿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赋予不同的期望。在婴儿从出生后,父母就已经按照他(她)的性别用不同的方式培养、教育。例如,对穿衣打扮、玩具、说话方式、行为表现都有不同的要求。子女本身则表现出性别认同,即女孩模仿母亲,男孩模仿父亲。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购买不同的服装和玩具,对男孩的顽皮和淘气采取容忍的态度,而对女孩的安静文雅则予以称赞。儿童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意识,使其行为向相应的性别角色转化。

学校在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说来也从多方面加强了两性的角色差异;不仅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升学期望、课余活动、体育锻炼项目有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而且供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也表现出对男女的不同期待。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性别社会化场所。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日益重要,它面向社会,具有严格的组织、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能够充分调动有限的教育资源,有规模地、集中地把个体形塑成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之人。学校进行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最主要的途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老师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和期望。

同龄人群体同龄人 群体或称同辈群体、同伴群体,是儿童和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龄人群体在不同德年龄阶段对个体的影响由不同的特征。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后,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见表现出自身要求独立、摆脱父母老师等权威的影响和渴望得到社会支持与认可的双重矛盾,因此,同龄人群体的影响将超过家庭的影响。为同龄伙伴所认同,服从同龄人群体的价值观、习俗和时尚,是青少年的强烈需求。同龄孩子的负面评价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为了得到同伴的赞赏,孩子们往往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符合“规范”。3

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主要包括电影、广播、广告、报纸、杂志以及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大众媒体的影响是伴随着大众文化推广而增加的,大众文化的受众主要是青少年,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范围内,由于城市化和消费时代特征的出现,使青少年群体变成了一种文化群体,大众文化成为年轻人自己的亚文化语言。通过传媒,大众文化成为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众传播工具对于男女角色社会化也有重要影响,大多强调传统的两性角色行为规范,使观众和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规范并按其行事。大众传媒在塑造两性角色定位时过于注重单性化的性别角色,如媒体对“伪娘”等的报道甚至隐形的推崇都有可能造成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混乱。图书和电视更是对儿童性别角色的意识将进一步发挥影响。儿童的动画世界里,英雄几乎都是男性,是强者;女性往往等待英雄从恶魔身边解救出来,是弱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