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人格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又称为人格解体神经症(Depersonalization neurosis),是一类以持续或反复感到自己的精神过程或身体被分开为特征的心理障碍。1
人格解体容易诊断而难予定义。从临床需要出发,可将上述现象用“人格解体”
这一术语概括。由于患者常用“似乎是”来形容他的形形色色的体验,而且感到奇怪,难于描述,因而常常容易被误解,也即被归入某一精神病类型。例如,把“我已死”、“我不存在”或“我和身体不在那里”等体验,归入精神性抑郁症的妄想;把情感丧失或感觉到一切行动都是自动的或像被人操纵的木偶,怀疑成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症状诊断病人对自己,包括他们的身体,生活有着扭曲的知觉,由此造成他们的不适感觉.病人感到自己像机器人,或者像生活在梦中.通常这些症状时间短暂,并同时伴发焦虑,惊恐,恐怖症状.但是有时症状可以变为慢性,持续或发作许多年.病人对自己的症状难以描述,并对自己是否会精神失常感到恐惧.病人有不真实感,觉得周围的世界不真实,如做梦一般.
本病对有些病人影响较小,但对有些病人影响巨大,甚至造成功能残疾.虽然部分病人能适应人格解体的感觉,甚至抵挡不利影响,但是另一部分病人则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是否会发疯,或者对于身体的异常感觉以及对周围世界的陌生感所蕴涵的意义反复思索.
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表现,之前排除躯体疾病,物质滥用和其他分离性障碍.心理测试和特殊精神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病因和发病机制人格解体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人格解体是对威胁生命危险的常见反应,较不严重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可促发。Mayer-Gross将人格解体归因于某些个体脑内预先形成的反应,Janet则认为人格解体的发生有生物学素质。Frend将人格解体解释为一种防御机制:通过否认自己的体验从而否认促发有罪感的来源。2
临床表现人格解体障碍多发病于青春期或成人。儿童也可能发作;但因患儿不会主动叙述,因而难以发现。临床中很少患者会以人格解体作为主诉去看病,但患者可以焦虑,惊恐或抑郁去看医生。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感到精神过程或身体的分离与疏远。患者感到像一架自动机,或仿佛生活在梦中或电影里。患者有一种感觉:自己是自己的精神过程、自己身体或部分身体的外部观察者。可出现各种感觉缺失、缺乏情感反应、以及感到自己的行为包括言语缺乏控制。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完整,即知道这只是一种感觉,自己不是一架真的自动机。2
预后治疗大多数病人可以完全康复,特别是那些症状和应激有关,而这些应激问题可以治疗中解决.有些病人治疗效果较差,但也会慢慢好转.
人格解体的感觉一般短暂而自发缓解,只有当症状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或对病人造成痛苦,才需要正规治疗.各种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催眠)对部分病人有效而不是全部.镇静剂和抗抑郁剂对有些病人会有所帮助.其他一些以人格解体起病或与此有关的精神疾病必须予以治疗.治疗中必须分析应激和本病发生的关系。
相关研究塔克从300多名患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得出结论:(1)人格解体是一种明确的体验,当用这种方法问到曾有此种体验的患者时,他们是立刻就明白的。(2)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发的内心感觉状态,可能发生于许多情绪状态之下,包括病理的和正常的,亦可出现于忧郁情绪和认识过程障碍的情况之下。(3)具有人格解体症状的患者往往有慢性焦虑、持续性忧郁情感和一不定期程度的思维病理变化表现,在评价人格解体与思维过程的关系中,发现人格解体多见于思维分解与概念界限混淆不清的病例中。(4)人格解体与焦虑有明显关系,但与妄想或幻觉现象没有明显的相关,与猜疑和妄想狂尤少联系。(5)人格解体现象与精神分裂症联系较多,特别是在隐袭性或边缘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种疾病患者比在混合性忧郁症中更为多见。而且,许多有人格解体现象的病人也有显著的癔病特征。(6)人格解体在年轻人中较常见,但与性别无关。
有关研究发现,人格解体的发作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月,最常见的为数分钟或娄小时,该症状在许多疾病中出现,但也见于正常人,特别在疲惫状态、药物中毒或似睡非睡之时。孤立的的短暂发作,特别是在疲乏之时,需与颞叶癫痫区别,后者在临床基础上是可以区别的。人格解体可能出现周期性、持续性现象,最常见的病理情况是伴发于焦虑综合症,特别是灾难性综合症或恐怖-焦虑-人格解体综合症。在正常女性中常伴发于轻度的广场恐怖症,亦见于神经症和精神性抑郁,尤其是在严重抑郁时。少年有时在极度恐慌时可出现急性人格解体,从而导致严重行为障碍,但不能误诊为重性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