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来源
用实验方法研究注意的选择性作用,是由彻里(Cherry,1953)开始的。在一项实验中,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2
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这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2
之后由英国布罗德班特(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过滤器理论”。该理论认为,注意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行为上的特点就是人们能选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其他信息;将注意理解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中只有少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瓶颈,故被称为“过滤器理论”。
实验过程让被试的两耳同时分别听两组不同的声音材料,要求被试只注意来自一只耳朵(追随耳)的声音信息,而忽略另一只耳朵(非追随耳)所听到的信息。刺激呈现结束后,让被试报告刚才听到的信息,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无法报告非追随耳听到的信息。
理论原则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布罗德班特设想的过滤机制位于语意分析之前,并将其比喻为一个狭长的瓶口,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入瓶内,而另一部分水由于瓶颈狭小,通道容量有限,而留在瓶外了,因此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这一理论是根据感觉特征来选择信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是在知觉水平上的选择,故称之为“早期选择模型”。1
理论局限过滤器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等现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