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淡灰色至深灰色;当年生小枝、叶柄、果柄老后深褐色,密生褐黄色茸毛,去年生小枝色更深,毛常脱净,毛孔不十分明显;冬芽褐棕色,内鳞片有红棕柔毛。叶厚纸质,宽卵形至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8厘米,基部近圆形或二则稍不对称,一侧圆形,一侧宽楔形,先端具突然收缩的短渐尖至尾尖,叶面粗糙至稍粗糙,叶背密生短柔毛,近全缘至上部以上具浅钝齿;叶柄长7-15毫米,较粗壮;萌发枝上的叶面具短糙毛,叶背在短柔毛中也夹有短糙毛。果单生叶腋,果梗粗壮,长1-3厘米,果椭圆形至近球形,长10-12毫米,金黄色至橙黄色;核乳白色,倒卵形至倒宽卵形,长7-9毫米,上部有二条较明显的肋,两侧或仅下部稍压扁,基部尖至略钝,表面略有网孔状凹陷。花期3-4月,果期9-10月。1
生长环境喜光,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中皆能生长。喜温暖气候及湿润、肥沃而深厚的土壤,具有抗干旱和耐瘠薄能力。深根性树种,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寿命长,国内尚有数百年的古树存在。抗污染性强,少病虫害,较适宜平原地生长,因而适用于城市绿化。2
分布范围产四川北部和金佛山、贵州、湖南西北部、广东北部、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多生于山坡或山谷林中或林缘,海拔300-1 3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1
主要价值本种树干端直,树冠圆球形,冠大荫浓,春天满树红褐色花序,酷似珊瑚,适应性强,深根性,生长速度较快,寿命较长(300年以上的老树仍长势旺盛),病虫害少,抗烟尘及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可作行道树、庭荫树及防护林树种等。2
栽培技术通常采用播种方法繁殖,按常规条播或撒播,时间为3月初,出苗率和成活率可达95%以上,繁殖系数,当年苗平均高达1.5米,翌年移栽培养,年后平均高可达3米,苗木繁殖周期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