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普陀水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普陀水仙花以其花多、花香、花期长、叶色浓绿、耐寒性强、球体紧实而闻名,1普陀水仙以优良的品质取得养花者的好评,虽花球不大,但花繁香浓,一球抽3-4葶普遍,5-6葶高见,12-13葶并不稀罕,且普陀水仙的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要胜于漳州水仙一筹。普陀水仙以优质取胜,畅销全国25个大城市,已成为中国水仙中的佼佼者。

形态特点普陀水仙刚劲轩昂,叶似碧玉,翠绿挺拔;花枝冰清玉洁,丰姿绰约,在迎风斗雪中,昂首怒放,生气勃勃;亭亭玉立的花梗,托着剔透玲珑、润白似玉、色泽金黄的花蕊,芳香四溢,经久不散。

普陀水仙花开时芬芳浓郁,香气持久,其特点是球大、花多、香浓,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病性、花量多、花期长、花香浓郁、叶绿挺拔、姿态优美。花的品种以单瓣(金盏银台)、重瓣(玉玲珑)为主,并有全黄色和全白色花朵的稀有品种。

普陀水仙易盆栽2,也可水养,可赏性强,花期在元旦至春节前后。与漳州水仙、崇明水仙齐名,并列为我国最佳的三大水仙品种。

养护管理对于有些花要经常给予充分的阳光3,水的浇灌.

浸泡清洗雕刻后的球茎,入清水浸泡一天,如水中含有漂白粉,应放一天后再用。浸泡时,务必使球茎浸入水中,伤口向下。浸泡一天后将粘液、残存污泥、残根及枯皮除净;浸洗可防止球茎腐烂及变色。水仙球茎内流出的粘液营养丰富,易滋生细菌,或使洁白的球茎变为褐色,影响观赏。球茎捞起后,再用清水淋洗,直至洗净为止。为了保证根系迅速生长和防止伤口变黄,用脱脂棉或纱布盖住球茎伤口及球茎盘,并将棉花或纱布垂入水中,以吸水供刚萌发的根吸收、生长。

上盆水养雕刻数量较多的,可先用粗钵(或用较大的盆、方盘)水养,待水仙含苞欲放时,再移至精致的水仙盆,置于几案上;如数量不大,可直接放入精盆中水养。

放置方式上盆放置的方式有仰置、竖置、倒置和俯置。仰置是雕刻伤口的一面朝上,根部朝向侧方;竖置即正置,即叶、花向上,根部向下放置;倒置是把雕刻的水仙球茎倒过来水养,即叶向下,根部朝上放置,一定要注意用脱脂棉盖住球茎盘和根部,并使棉花下垂盆中,以吸水养根;俯置即反置,将伤口的一面朝下,未伤的球茎一面朝上。

盆养管理上盆后的管理十分重要,由于鳞茎经雕刻,叶、花梗、球茎均受创伤,伤口蒸发量大,而且较易感染,加上新根未长出,吸收能力极差,易于失水萎蔫,故首先应放在阴凉处2~3天,而且要经常向球茎上喷洒清水。待伤口逐渐愈合,新根长出时,应及时移至阳光充足处,以便进行光合作用,使叶色转绿,防止徒长。水养初期必须天天换清水,水面应在伤口之下。在春节期间, 以漳州地区自然气温环境下, 如自雕刻后浸养至开花约二十三天,则前半个月每天换水一次,并喷洒清水1~2次;后半个月,每两天换一次水。置阳光充足处,水养至开花时即可置于厅、堂或展出。此时仍应每天移出照射一定时间的阳光和经常换水。当室温超过30℃时,易出现“哑花”现象,应予注意。

文化典故相传很久以前,百花仙子欲培育在冬天开花的草本花卉,费尽了心血。可培育出来的只会长根,不会发芽开花。百花仙子无奈来到普陀山,向观音菩萨求教。观音睁开慧眼说道:“寒冬草木枯萎,乃是自然之象,很难强求。汝既诚心而来,吾当助汝,但只限一花可开。”

百花仙子非常感激,选了一只球状之根奉上。观音用净瓶中的水洒在根上,立即长出了绿色的叶子,但不见有花。观音遂转身从自己修行的白莲台上,摘下六片莲花瓣,凑成一朵纯白的花。百花仙子看了,觉得花虽好,但太素白单调,要求观音给予一点色彩,于是观音又随手从身边拿耒一只点着清香的金色香炉盏,按在花心之中,这就成了秀丽的“金盏银台”花朵。这香炉里焚着香,故而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又因花的根洒过净水,因此既可植于土中,亦能在清水中生长开花。百花仙子非常满意,便将此花命名为“水仙花”。

为感谢观音相助,百花仙子把水仙花撒在普陀,让它扎根繁衍。从此以后,每年一到冬天,百花凋零的时候,就是水仙花蓬勃盛开的季节。

据说把水仙花养在家里,如果你诚心培育,花朵盛开,观音菩萨就会保佑你一年吉祥如意,带来好运。因此普陀水仙也叫“观音水仙”。

美好寓意普陀水仙被人们用在春节期间迎宾待客,以象征吉祥如意,节日快乐,古人誉之为“劲节之花”以寓其毅的高贵品质。普陀水仙用于观察,不论在庭园、花坛、花丛、岩隙水边、室内瓶插皆很适宜,还可以加工雕刻成各种造型,置案几窗台厅房,更为人们视为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