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治磷,有机磷农药。化学名称为3-二甲基磷氧基-N,N-二甲基异丁烯酰胺,是有机化合物,琥珀色液体,具有酯的气味。可与水,很多有机溶剂混溶。高毒类杀虫剂,人经口致死量估计为5 - 50mg/kg,皮肤接触也可中毒。
基本信息
|| ||
1
相关类别: Alpha sort;DAlphabetic;Pesticides&Metabolites;Alphabetic;D;DIA - DICPesticides;Insecticides;Organophorous;分析标准品;农残、兽药及化肥类;有机氯杀虫剂;杀虫剂
Mol文件: 141-66-2.mol2
类别农药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13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13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 受热分解有毒氧化磷、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砂土、干粉、泡沫
职业标准 STEL 1 毫克/立方米2
毒理急性毒性:大鼠LD50:经口15-45mg/kg,经皮42 mg/kg;兔LD50经皮为168-224mg/kg;人经口致死量估计为5-50mg/kg。
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短时过渡暴露症状有瞳孔缩小,视力模糊、头痛、头昏、肌肉痉挛、极度微弱、呕吐、腹泻、癫痫发作及昏迷、心律减慢(口)、心律加快(皮肤)、低血压、呼吸短促、呼吸压抑、瘫痪、还可引起精神病。
产品用途一种兼有接触和内吸性的广谱、速效、残效期长的杀虫剂;广谱、速效、中毒有机磷杀虫剂,对螨类也有效。具触杀、胃毒作用,渗透性较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残效期长。可用于水稻、棉花、果树、大豆等作物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叶蝉、稻苞虫、稻纵卷叶虫、棉红铃虫、棉铃虫、棉蚜、菜青虫、菜蚜、果树食心虫、介壳虫、柑橘锈壁虱、网蝽象、茶毒蛾、茶小绿叶蝉、大豆食心虫及卫生害虫。
如防治水稻害虫及棉铃虫、红铃虫,用50%乳油11.3~15mL/100m2对水喷雾;防治棉红蜘蛛、棉蚜、菜青虫、菜蚜等害虫,用50%乳油7.5~11.3mL/100m2对水喷雾;防治棉红蜘蛛、棉蚜、菜青虫、菜蚜等害虫,用50%乳油7.5~11.3mL/100m2对水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用50%乳油7.5~11.3mL/100m2,对水喷雾,效果80%以上,或用3%粉剂,225~300kg/100m2喷粉;
防治柑橘锈壁虱、网蝽象用50%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主要用于防治大豆食心虫,棉花、果树、蔬菜和水稻害虫,也可防治卫生害虫;倍硫磷是对人、畜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效,主要起触杀的胃毒作用,残效期长,对螨类效果不如甲基对硫磷。
农药杀虫剂,杀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合成。1
安全信息危险品标志 T+,N
危险类别码 24-28-50/53-26
安全说明 28-36/37-45-60-61
危险品运输编号 3018
RTECS号 TC3850000
HazardClass 6.1(a)
PackingGroup II2
储运方法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危险品运输编号 30181
对环境的影响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属高毒杀虫剂。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关晕、多汗、流涎、视力模糊、乏力、恶心、呕吐和胸闷等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可下降至正常值的70%以下;中度中毒以肌束震颤特征,出现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神态模糊,步态蹒跚等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可下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重度中毒出现昏迷,惊厥、肺水肿、呼吸抑制和脑水肿等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30%以下。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15~45mg/kg(大鼠经口);42mg/kg(大鼠经皮);最小致死剂量5mg/kg(人经口);对铸铁、黄铜和不锈钢304微腐蚀。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分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磷。
3.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
4.环境标准:
美国(198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25mg/m3(皮)
西德(1978)食物中最高残留限值 5.0mg/kg(特定农作物)1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1
环境标准美国(198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25mg/m3(皮)
西德(1978)食物中最高残留限值 5.0mg/kg(特定农作物)1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建议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皮肤防护也可采用塑料薄膜和涂皂棉布相结合的方法。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7预防 参见敌敌畏中毒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荣 - 教授 - 河北医科大学